-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章连贯性和人称叙写观点对儿童道德故事主题理解之影响.PDF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教育心理學報,2016 ,47 卷,3 期,391-415 頁 DOI :10.6251/BEP 文章連貫性和人稱敘寫觀點對兒童道 德故事主題理解之影響* 連啟舜 張思潔 國立中正大學 師資培育中心暨教育研究所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文章連貫性和人稱敘寫觀點對不同年紀兒童道德故事主題理解之影響,以了解 不同年紀兒童對道德主題理解程度,並檢驗「文章連貫性」、「人稱敘寫觀點」對兒童道德主題 之影響。本研究選取三篇道德故事加以改寫,分別操弄故事的文章連貫性及人稱敘寫觀點,形成 「因果順敘+第一人稱」、「因果順敘+第三人稱」、「因果倒敘+第一人稱」及「因果倒敘+第三 人稱」四個實驗版本,分別由三年級和五年級學童閱讀同一版本的三篇故事,在閱讀後測量其不 同層次的閱讀理解表現。結果發現在自由回憶、字面理解、推論理解部分,五年級學童表現優於 三年級,且文章連貫性有顯著的影響,學童在閱讀因果順敘版本表現較佳,本研究結果支持文章 連貫性對兒童道德理解的假設。但是在兒童在不同人稱敘寫版本的理解表現上並未有明顯的差 異。此外道德主題理解的層次,本研究中並未得到顯著的效果。本研究結果僅支持「文章連貫性」 假設,而「人稱敘寫觀點」並沒有明顯效果。 關鍵詞:文章連貫性、主題理解、敘寫觀點、閱讀理解 要理解一篇文章,讀者需要提取文章中的訊息,並從長期記憶中取出相關的背景知識,在工 作記憶中整合這些訊息和知識,以建構一個整體(global )而連貫(coherent )、可用的心理表徵 (Kintsch, 1998; Snow, 2002 )。這個心理表徵包含許多不同的層次,可以是字詞的層次、文本字面 的層次,也可以是整篇文章的主題 (theme )或是情境模式 (situation model )的層次 (Graesser, Millis, Zwaan, 1997; van Dijk Kintsch, 1983 )。其中,文章主題的理解無疑是最重要的一個層次。我們 想像:當讀者無法捕捉到文章的內容主題,他就無法建構一個整體連貫的心理表徵,也就是說他 可能只讀懂了不連貫且片段的訊息,見樹而不見林。因此,閱讀理解最重要的任務在於能成功建 構文章主題的表徵(Graesser, Singer, Trabasso, 1994; Williams, 1993 )。 所謂的「主題」的定義,Lehr (1988, p.101)認為是「把內容集合在一起的某種概念,有關社 會或是人們狀態的評論」。Williams 、Brown 、Silverstein 與 de Cani (1994)將主題定義為「核心概 * 1. 本篇論文通訊作者:連啟舜,通訊方式:cslien@.tw 。 2. 本篇論文曾於 2013 發表 Twentieth Annual Meeting Society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ading. 3. 本文承蒙曾玉村教授,簡馨瑩教授及審查委員的修正建議,以及陳弘輝老師、陳聰儀和曾藝哲小姐的協助,特 此致謝。 392 教 育 心 理 學 報 念的詮譯」,例如「龜免賽跑」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題並非僅在情節(plot )層次:「雖然烏龜動 作很緩慢,他卻不放棄,最後贏得了比賽」,亦非過於精簡核心概念:「毅力」,真正的主題應是「有 恆心和毅力者會獲得最終最後的勝利」。 讀者能提取文章主題與否,對於故事體的文章理解至為重要。故事體除了故事結構的主角、 目的、行動、結果等基本元素(Stein Glenn, 1979 ),通常蘊含作者要傳達的想法,這些想法也就 是故事的主題。若故事主題傳遞某些經驗或教訓、甚至是價值觀,也就是所謂的道德故事(moral story )。道德故事中的道德主題(moral theme )有時會明確地敘寫在故事之中,直接告訴讀者這個 故事所傳達的價值或看法,例如:伊索寓言中的「龜兔賽跑」,作者直接告訴我們「有恆心和毅力 者會獲得最終最後的勝利」。但是,許多時候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