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离异家庭孩子心理干预的个案分析.docVIP

城镇离异家庭孩子心理干预的个案分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镇离异家庭孩子心理干预的个案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城镇离异家庭孩子心理干预的个案分析 吴德平   (湖北省公安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湖北公安 422423)   【摘要】以实际案例为载体,分析如何维护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离异家庭;心理健康;维护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1-0085-02   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志愿者,工作的周边都是学校,也经常为学校做一些心理疏导的报告,由于志趣相同,这些学校的班主任们经常与我交流孩子们的心理问题。油江中学作为城乡结合部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据学校摸底,七年级某班就有近三分之一是离异家庭的孩子,还有三分之一是“打工族”的孩子,长时间不与父母团聚。据老师们观察,此类孩子问题行为远远高出正常家庭的孩子,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压抑、孤独、烦躁、冷漠,而且他们往往学习不好、人际关系差、不守纪律、离家出走,另外,越轨和犯罪行为及心理障碍也较正常为高。比较多见的情形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个家庭,家庭将沉溺于无尽的焦虑、惶恐与悲哀之中难以自拔;发生在一所学校,学校焦头烂额、疲于应付、无所措手足;而城市社区、社会也将因此出现一段时期的纷扰与困扰。而且这一类问题的发生往往没有先兆,家庭、学校不知何时会要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忧心忡忡就成为家庭生活、学校工作氛围的常态。如果这样的负面新闻接二连三,人们就有理由怀疑家庭、学校、社会出了什么问题。那么如何走出困境,化被动为主动?   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具体复分析、对症下药,对这部分孩子心理健康进行维护。下面我就以四个案例来说说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   1.爱心呵护,做情感引导者   案例1:2011年9月,一年级开学不久,一位家长就找到我,谈到自己的孩子,拉锯式的离婚大战后,孩子和母亲生活。家长担心孩子因这件事而自卑、胆小。接下来我就特别注意这个孩子,很乖巧,待人有礼貌,但是我也看到孩子不太开朗,胆子有点小,我想去帮助她,用什么样的方法呢?不能太直接,不能太露骨。   在课间时,班主任总是和学生聚在一起说笑(当然小z也在其中),询问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哪些困难,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逐渐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爱好、个性,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平时,在各方面都给学生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做作业时,班主任拍拍孩子的背,告诉她,要注意保护眼睛,不然要戴眼镜了;发现她不舒服了,会第一时间通知到家长,并带到办公室仔细询问,让她感受到我们对她的关爱,病好了回到教室,老师会和大家一起欢迎她的回来。   小z的自控能力很强,我让她担当班级的纪律委员,参与班级的管理,这样孩子和其他孩子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要用爱的春风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爱的春雨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相信小z在今后会更加活泼开朗,这就足够了。   2.尊重鼓励,做心里疏导者   案例2:离异家庭子女一般都比较孤僻、冷漠,安全感差,对人信任度低。据油江中学王老师说,在她的班级中也发现了一个这样的孩子:每天上课时都发现有一个孩子整天紧紧地抱着自己的书包,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放松,拿走就哭。因为有鼻炎,总是弄的脏兮兮的。 也不愿意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事后她找到家长了解情况,得知孩子的父母早已离婚,离婚前,家里总是吵架,给孩子的心里带来很大的影响,孩子没有安全感。怎么办呢?首先王老师没有硬性的要孩子放下手中的书包,只是在有意无意的时候说声:孩子,累了就放下吧。好吗?当他鼻炎犯了,王老师拿出纸巾递给他。在学习上,只要他不懂或是作业不对,我总是细细地为他讲解。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王老师总是主动帮他解决。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不排斥老师,敢于迎着你的目光;渐渐地,孩子对王老师有了一种亲近感、依赖感。   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尊重孩子的表达,尊重孩子的情感。   对待单亲家庭孩子,我从不在班里提及他们家庭的“特殊性”,而是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找他们谈心、聊天,和他们亲近。当他们从心理上接受我之后,我再寻找合适的机会做心理疏导工作。   3.同伴互助,做点拨指导者   案例3:肖某,男,8岁,小学三年级学生,父母离异5年以上。目前,他和妈妈、外婆一起生活。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个月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学习态度特别不好。攻击性也特别强,就像长刺的刺猬一样,逮到到谁就扎谁。   了解原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