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朝地方机构
明朝地方机构
(一)三司
(1)承宣布政使司
明代地方区域划分,除南京(南直隶)、北京(北直隶)外,还有13个布政司。布政使司由元代行中书省演化而来,《明史·职官志四》载:“洪武九年(1376年)改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诸行省俱为承宣布政使司,罢行省平章政事及左、右丞等官。改参知政事为布政使……十五年(1382年)置云南市政司……永乐元年(1403年),以北平布政司为北京……十一年(1413年)置贵州布政司……宣德三年(1428年)除两京外,定为十三布政司。”两直隶无布、按两司,故北直隶各道寄衔于山东、山西;南直隶各道寄衔于山东、浙江、江西、湖广。
承宣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从二品)各1人,是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掌一省之政。宣达朝廷政令,凡僚属满秩,负责考察其称职与否,上报巡抚、巡按,转达吏部、都察院。每3年???率其府、州、县正官,朝觐京师,以听察典。属员:
经历司:经历(从六品)1人、都事(从七品)1人,负责文书往来。
照磨所:照磨(从八品)1人、检校(正九品)1人,典勘理卷宗、理问典刑名。
理问所:理问(从六品)1人、副理问(从七品)1人、提控案牍1人。
司狱司:司狱(从九品)1人,库大使(从九品)、副使各1人,仓大使(从九品)、副使各1人。
杂造局、军器局、宝泉局、织染局,各有大使(从九品)1人、副使1人。
左、右参政(从三品)无定员,左、右参议(从四品)无定员,分守各道,及派管粮储、屯田、清军、驿传、水利、抚民等事;有督粮道(13布政司各1员,俱驻省城)、督册道、兵备道等,因事而添设,各省不等。
(2)提刑按察使司
明初置提刑按察司,洪武14年(1381年)于各道置按察分司,15年(1382年)又在府州县置按察分司。每司设按察使(正三品)1人,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纠官邪、戢奸暴、平狱讼、雪冤抑,以振扬风纪而澄清其吏治。属员:
经历司:经历(正七品)、知事(正八品)各1人。
照磨所,照磨(正九品)、检校(从九品)各1人。
司狱司,司狱(从九品)1人。
副使(正四品)、佥事(正五品)无定员,分道巡察,分司诸道;有提督学道、清军道、驿传道(13布政司各1员,惟湖广提学2员);海防道、巡海道、兵巡道、整饬兵备道;协堂道水利道、屯田道、盐法道、抚治道、抚民道、抚苗道、招练道、监军道(不常设)等,各省因事添设,或置或罢。
明代的监察区有两种:1.是在一省中划分的小监察区(道),由布政司参政、参议派管民政,称“分守道”;或由按察司副使、佥事派管专门事项,如河工(水利)、督粮、督学、屯田、盐法等道,称“分巡道”。无论所司何道,均系差遣,并无品级,其参政、参议、副使或佥事才是本官;2.是以省为单位的大监察区,由中央派监察御史或各部尚书、侍郎等总督军务、巡抚地方、总督巡抚,俱无品秩,亦皆差遣。
(3)都指挥使司(流官,不世袭)
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为地区军事机构,掌各省军事。设:都指挥使(正二品)1人,“掌一方之军政,各率其卫所以隶于五府,而听于兵部”(《明史·职官志五》),位在布、按两司之上;都指挥同知(从二品)2人、都指挥佥事(正三品)4人。属员:
经历司:经历(正六品)、都事(正七品)各1人,典文移。
断事司:断事(正六品)、副断事(正七品)各1人,理刑狱;吏目1人。
司狱司:司狱(从九品)1人。
仓库、草场、大使、副使各1人。
都指挥使及同知、佥事之中,常以1人统司事,称掌印;1人掌练兵、1人掌屯田,称佥书;巡捕、军器、漕运、京操、备御等务,也从中选人充任;不主管具体事务的则称带俸。除13省都司外,还有辽东、大宁、万全三都司。
行都指挥使司设官与都指挥使司同,有陕西行都司(西安)、山西行都司(大同)、福建行都司(建宁)、四川行都司(建昌)、湖广行都司(郧阳)。
(二)差遣官
三司鼎立之制,虽能防止地方权力扩大,但又不免酿成运用不灵之弊。所以明中央又派遣监察御史或部院大臣出任总督(也称总制)、巡抚、巡按各差,驾凌于三司之上,“其在外加都御史或副、佥都御史衔者,有总督、有提督、有巡抚,有总督兼巡抚、提督兼巡抚,及经历、总理、赞理、巡视、抚治等员”(《明史·职官志二》)。此外,还派监察御史巡视各省,考核吏治,称“巡按”。永乐后成为定制,以一省为一道,分道出巡,其品级虽低而可与省行政长官分庭抗礼,知府以下均奉其命,事毕还京。
“巡抚”起于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辛未,太祖令皇太子(懿文太子)巡抚陕西地方,巡抚之名,始见于此”(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永乐19年(1421年)遣尚书蹇义等26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此后,逐渐派尚书、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巡抚边境、腹地,事毕则回朝复命,当时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