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蜀绣纹样结构形式研究
历史与文化近代蜀绣纹样结构形式研究左玲1a,赵敏1a,赵睿昕2,尹俊霞1b,游宇1c(1.四川大学a.轻纺与食品学院;b.博物馆;c.经济学院,成都610065;2.浙江大学生物仪器学院,杭州310007)摘要:以馆藏于西南地区各大博物馆内的近代传统蜀绣藏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传统蜀绣尤其是蜀绣日用品纹样的素材、寓意、纹样构成形式等方面的特点及其文化表征,总结了蜀绣纹样的类别、结构与文化特色,以期传承蜀绣技艺和文化的目的。关键词:蜀绣;纹样;吉祥纹样;纹样构成形式;文化表征中图分类号:TS935.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003(2011)03-0043-07ResearchonSichuanembroiderydecorativepatternofmoderntimesZUOLing1a,ZHAOMin1a,ZHAORui-xin2,YINJun-xia1b,YOUYu1c(1a.LightIndustry,TextileandFoodEngineeringCollegeofSichuanUniversity;1b.SichuanUniversityMuseum;1c.EconomicsCollegeof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65,China;2.BiomedicalEngineeringandInstrumentScienceCollegeof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07,China)Abstract:MainlybasedonSichuanembroiderycollectionofmoderntimesinmajormuseumsofSouthwestChina,thispaperanalyzesthecharactersandculturalrepresentationsoftraditionalSichuanembroidery,especiallySichuanembroiderydailynecessities,intermsofpatternmaterials,impliedmeaning,theconstructionofpattern,etc.Then,papersummarizestheclassificationandconstructionandculturalcharacteristicsofSichuanembroideryinordertoinherittheskillandculturalofSichuanembroidery.KeyWords:Sichuanembroidery;Pattern;Auspiciouspatterns;Constructionofpattern;Culturerepresentation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主要指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一带的刺绣,因川西古称蜀,故这种绣品亦被称为蜀绣[1]。蜀绣对西南地区的刺绣技术有着重要影响,也是璀璨的中华纺织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在成都重新成立四川省劝工总局[2],内设刺绣科,由名家设计绣稿,同时钻研刺绣技法,当时产生了大量优秀蜀绣作品,所以现西南地区博物馆馆藏的传统蜀绣几乎都是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蜀绣日用品。本文对馆藏于四川大学博物馆、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陈列馆、蜀江锦院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重庆三峡博物馆等西南地区博物馆内的近代蜀绣藏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传统蜀绣的纹样素材、寓意、纹样构成形式等方面的特点及其文化表征进行了分析,为传承载蜀绣技艺和文化添砖加瓦。1蜀绣的发展历史及特点关于蜀绣最早的记载见于《蜀都赋》,西汉文学家杨雄用“挥锦布绣”来描绘芳华辉映、光彩流布的蜀国景象。是时,绣品与织锦一起并称“锦绣”,是家喻户晓的纺织产品,也是丝织物中最精美的制品。三国时,纺织业是蜀国的经济支柱,蜀锦蜀绣被用来换取车马以应作战之需。西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中将锦、绣与金、银、珠、玉同列并称“蜀中之宝”。隋唐时,随着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成都因蜀锦、蜀绣而成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当时有“扬一益二”之称……在文革十年动乱中,蜀绣厂所有资料、图稿(包括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等画家的作品)被焚烧殆尽,蜀绣的历史资料自此全部毁灭。这次灭顶之灾造成蜀绣“没有历史”的现状。改革开放后,蜀绣再次恢复了生机。2006年,蜀绣被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拯救蜀绣技艺和传承蜀绣历史受到了各级政府、从业人员、研究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与关注,蜀绣得到了积极的推动与发展。蜀绣绣品按照其功能性分为装饰画绣与实用绣品,这种格局在宋代就基本形成。高档装饰品以画绣为主,但民间蜀绣仍是以具有实用性的日用品为主。从对馆藏蜀绣的研究中发现,近代蜀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