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西红土型金矿床地质特征_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分析.docVIP

赣西红土型金矿床地质特征_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分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赣西红土型金矿床地质特征_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分析

矿 产 与 地 质 M IN ERA L R E SOU R C E S A N D GEOL O GY 1998 年第 5 期 1998 年 10 月 第 12 卷 总第 67 期 赣西红土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 α 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分析 何维基 ( 江西有色地质三队, 江西新余 336525) 摘 要 赣西红土层分布广泛, 红土风化壳具有典型的红土剖面特征, 红土型金矿主要形 成于杂色粘土带中, 分为蛇屋山式和大坊式两类。 矿体呈线型—面型分布, 以层状、似层 状、透镜状产出, 产状较平缓。矿石构造为土状、花斑状、角砾状, 矿床规模小—中型。通过 分析红土型金矿构造地貌条件与红土风化壳、含金矿源体、卡林型金矿的关系, 认为在萍 乐坳陷带中成矿条件较好, 含金矿质来源丰富, 构造相对稳定, 地貌多低山丘陵, 对成矿有 利。 并指出萍乐坳陷带中与卡林型金矿母岩风化有关形成的红土区是寻找红土型金矿最 有利的地区, 认为赣西红土型金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 红土型金矿, 地质特征, 成矿条件, 找矿前景, 赣西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江西省西部, 指萍乡—新余—高安一带及修水与湘赣省界之间。区内地貌总的 特征是: 南北突起, 中间洼下; 属中低山地形, 以低山丘陵为主, 一般在海拔 50~ 300m 。 与此相 联系, 各种地貌类型的分布, 大体呈现 N E 向的线性带状形式。 区内构造属扬子准地台的东南 缘, 传统认为主要由宜丰—景德镇和萍乡—广丰两条深断裂控制着构造单元形迹, 北为九岭隆 起, 南为武功隆起, 中间为萍乐坳陷。 区内出露地层较全, 除缺失下古生代奥陶系上统和志留系外, 从中元古界双桥山群至第四 系, 均有出露。 中元古代双桥山群和晚元古代早期神山群分别分布于九岭和武功隆起区, 组成 区域褶皱基底; 震旦系、寒武系和奥陶系下统则分布于这两个隆起区域与坳陷带接触的前缘地 带; 上古生界至新生界广泛分布于坳陷带中。 区内第四系地层分布广泛, 约占全区面积的 15%~ 20% , 一般厚 5~ 10m , 最厚约 35m 。沉 半风化层→风化残积层; 网纹状红土主要形成于灰岩地区。 在花岗岩及变质岩之上, 残积红土 也较厚较普遍。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 从中元古代至中新生代的各个构造活动阶段, 都有规模不等的岩浆活 动。 其中与成矿作用关系最密切的是燕山期岩浆岩, 其岩性主要为早期的酸性—弱酸性侵入 岩、喷出岩; 中期的火山岩、次火山岩; 晚期的基性、超基性脉岩以及酸—超酸性岩类等。 赣西矿产较为丰富, 有工业价值的矿产达十多种, 80 年代以来金矿找矿也不断取得进展, 现有氵吴村、八角亭中型金矿床 2 处, 丰顶山、桃源、铁山、王家坊及斛塘等小型金矿床 5 处, 矿 点及矿化点约 33 处。区内金、银、多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萍乡—乐平坳陷带之西段萍乡—高安 一带, 本次讨论的红土型金矿, 均产于该带内。 矿床地质特征 2 参照国内已发现的典型红土型金矿类型, 按“矿床式”分类, 赣西红土型金矿主要可见两 类: 蛇屋山式和大坊式。 2. 1 蛇屋山式红土金矿 该类矿床是由卡林型金矿化经红土化作用改造而成的红土型金矿, 以王家坊金矿床为代 表, 是赣西的主要类型。特别是萍乐坳陷带中, 卡林型金矿是最重要的原生矿床类型, 已发现的 大部分矿床 (点) 和矿化点中, 或全部或浅部部分被改造形成了不同规模的红土型金矿 (化) , 如 王家坊、小金山、八角亭、氵吴村等。 下面以王家坊金矿为例加以说明: 矿区位于萍乡—乐平坳陷带西部, 南邻萍乡—广丰深断裂带。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小江 边组和茅口组, 小江边组下段为泥晶灰岩, 局部夹碳质泥岩, 上段为粉砂岩、泥岩互层, 夹硅质 岩薄层及灰岩透镜体, 局部见褐铁矿细脉和高岭土化, 该岩性段顶部卡林型金矿化较好。 茅口 组下段主要为灰岩、硅质岩。硅质岩主要为细粒石英和泥质物, 长期受风化水解作用后, 硅质岩 中的部分角砾或角砾边部已形成粉石英, 该层厚度大于 20m , 为卡林型金矿化主要赋矿层位。 矿区已发现具有一定规模的卡林型金矿化, 伴生有A g、Sb、H g、A s 元素。金矿体赋存于茅 口组下段与小江边组上段接触面及附近或产于“硅帽”之下, 小江边组下段碳酸盐地层之上。矿 体呈似层状, 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 含金品位 017×10- 6~ 418×10- 6 , 有上贫中下部稍富之势。 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粘土矿化, 矿石类型主要有含金硅质岩和含金粉 砂质泥岩型, 均为风化—半风化矿石。 矿区地貌为大片的低山丘陵地段, 红土风化壳广泛发育, 从王家坊—水北, 长约 2km , 宽 约 500m , 风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