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校本课程教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古诗校本课程教案

《鹿柴》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诗文中的生字。背诵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初步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柴”的读音是“zhài”,鹿柴是地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鹿柴》。王维,唐代山水诗人的代表之一,他还是画家、音乐家。他的诗以写山水为主,画面感强,对声音敏感是他的诗的特点。《鹿柴》是王维的《辋川集》20首中的一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鹿(l))柴返(f3n)景复(f))照青苔(t2i)    2.检查自读情况。    3.教师范读。  (三)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2)读整个诗句,说说“但、闻”的意思。    但——只闻——听见。    (3)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与第一句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2)理解两个分句的意思。    说说“返景”的意思。“复”的意思。     返景——阳光斜射进深林。复——又,再。    (3)读全句,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3.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4.这首诗,表现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四)指导朗读  (五)总结    1.朗读全诗。    2.背诵古诗。    3.学习了这首诗,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它表现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以《寻隐者不遇》为例,学习并初步运用读懂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3.训练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抽象思维变成生动画面的形象思维。 4.背诵、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过程 一、??????????? 二、指导学法 (一)抓字眼、明诗意。 1.自读古诗《寻隐者不遇》。 2.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词、句。 3.逐字逐词逐句弄懂诗的字面意思。(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4.指名说说这首诗的字面意思。 (二)提问题、想诗境。 以“松下问童子”这一句为例。 1.就诗句逐字逐词提出问题。(可以提“什么样”、“怎么样”的问题。) (1)什么样的松树下面? (2)谁怎么样问童子? (3)问什么? 2.根据所提问题想象画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鼓励求异思维,说说你头脑中的画面是什么。 (三)悟诗情,咏诗句。 1.根据你所描述的画面,体会诗人当时是怎样的感情。(同学讨论,板书:兴奋) 2.根据你所体会的感情,吟诵诗句。 三、总结学法 出示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师生一起总结归纳学法。 四、迁移巩固学法 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下,运用学法学习古诗后三句。 (一)抓字眼、明诗意。 (二)提问题、想诗境。 学生针对诗中字词提“什么样”和“怎么样”的问题 (三)悟诗情,咏诗句。 五、配乐吟诵。 教师播放古曲,学生配乐吟诗,从而进入到广阔而幽深的山中境界,体会诗人羡慕隐者这种与世隔绝,甘与大自然为伍,自得其乐的采药生活和神往之情。 《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 1、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理解诗文意思,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背诵古诗 (背景屏幕出示“古诗”)让学生读读屏幕上的字。背背喜欢的古诗。 二、介绍诗人及写作背景。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古诗作品,写出这些古诗的作者我们把他们叫作(“诗人”)。咱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诗人。 屏幕演示:出现李白像,让学生介绍一下对李白的了解。 师(介绍了作者写诗的背景):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写的。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三、从图画意境进入古诗 1、课件演示:看,这是什么时候,李白在干什么? 2、揭示诗题 3、齐读课题。知道这首诗吗?自由读诗。 四、认读生字 读字正音 ⑴ 指名读古诗 ⑵ 在书圏出本课生字,边圈边读 ⑶ 同位互相检查,互读互听。(出示课件) 五、学习诗文 1、体会诗意 ⑴ 指名读古诗 ⑵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⑶ 小组比赛,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们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相机理解“尽”、“孤”、“独”、“闲”、“只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