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_四无粮仓_精神推进粮食仓储技术现代化
以“四无粮仓”精神推进粮食仓储技术现代化□杜政做好粮食仓储工作,确保粮食库存安全和质量良好,是粮食流通部门的主要职责和基本任务。建国以来,我国粮食仓储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和广大科技人员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艰苦创业,锐意进取,一代接一代地发扬“四无粮仓”精神,年复一年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和聪明才智,不断创造出安全储粮和科学储粮的新成绩。一、创建“四无粮仓”,为确保我国粮食储存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础(一)“四无粮仓”的创建,既体现了粮食人的担当精神,又体现了粮食人的智慧和对传统储粮技术的传承与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当时大部分粮食在露天或民房、庙宇中储存,仅有的粮仓也年久失修。粮食遭受害虫、霉变、鼠雀危害,损失严重。保管员缺乏基本的储粮知识,对虫、霉危害防治缺乏有效对策,认为“粮食生虫自古难免”。中国自古以来把粮食视为“国之重宝”,十分重视粮食的积蓄和储备。1953年浙江省余杭县仓前粮站保管人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总结祖先的储粮经验,苦干加巧干,首创了“无虫”粮仓。其主要做法:一是要求入仓粮食“干、净、饱”;二是坚持日常清洁卫生,清扫粮仓“仓内面面光”,“仓外垃圾、杂草、杂物三不留”,杜绝害虫滋生;三是采取机械除虫和习性防治等技术处理生虫粮食,利用粮食包装堆垛埋设竹笼,冬秋季自然通风降低粮温。1954年余杭县实现了以“无虫、无霉、无鼠、无雀”为主要内容的“四无粮仓”,打破了“粮食生虫自古难免”的成见,在全国引起轰动。1955年中央粮食部发布《粮食系统全面开展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粮仓工作意见》,全面推广余杭经验后,全国掀起了创建“四无粮仓”的高潮。“四无粮仓”是在我国粮食仓储条件和技术手段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广大粮食职工发挥主人翁精神和聪明才智,因陋就简,传承发展传统储粮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保证储粮安全的标准化作业规范。“四无粮仓”活动的深入开展,使我国粮食储存损失大为减少,保管费用大幅降低,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在“四无粮仓”精神的指引下,我国粮食仓储设施硬件逐步改善,安全储粮技术手段不断进步为适应粮食丰收、粮食征购增加和备战备荒的需要,从1953年开始,我国经历了“一五”、“二五”计划建仓、“三线建设”建仓、“三库”建设、机械化骨干粮库建设、世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设施建设等项目,到1998年累计新建仓容1.6亿吨以上。“一五”、“二五”时期,粮食部在全国各地推广建设砖木结构的苏式平房仓,取代了传统的木结构仓房。1960年代的“三线建设”建仓,仓型以改进型的砖混结构苏式平房仓为主。当时的粮食储藏都是以包装堆垛为主,兼有包打围散装堆垛。1960年代中后期为了接卸进口粮,开始在上海、广州、湛江等港口建设用于散粮中转的机械化立筒仓。1970年代,为适应“深挖洞、广积粮”要求,建设了2000多万吨仓容的土圆仓。1980年代国家进行了粮食、棉花、水果“三库”建设,粮食仓库仓型仍以改进型的平房仓为主,但跨度增加到18至21米,装粮高度增加到5米。同时建设了部分楼房仓、钢板仓、钢筋混凝土立筒仓、砖圆仓等。进入1990年代,国家实施了机械化骨干库和世行贷款粮食流通项目。18个机25中国粮食经济网专题化骨干库共建设100万吨仓主要仓型为钢筋混凝土筒仓。贷款项目系统规划建设了东长江、西南和京津4条粮食四散”流通走廊,建设总仓容484万吨,主要仓型为钢筋混凝土立筒仓、钢板筒仓、浅圆仓。配合每一时期的粮库建设和创建“四无粮仓”的需要,安全储粮技术措施也随之发展。1965年以前,我国粮食储藏没有可用的储粮化学药剂,主要靠人工清洁卫生预防害虫发生。1965年以后,引进了磷化铝、氯化苦、防虫磷等熏蒸剂和防护剂,开始采用薄膜密封技术,开启了我国化学防治储粮害虫的新纪元。由于害虫防治有了高效手段,大大推进了“四无粮仓”的普及推广。粮食仓储工作者创造了塑料槽管加薄膜密封法,利用薄膜密封包装粮堆,隔绝害虫,防止害虫感染;推广使用磷化铝和氯化苦熏蒸杀虫,立竿见影地杀死各种储粮害虫,显著减少储粮损失。但是,由于用药量大,防治成本高,粮食储存2-3年后品质劣变较快等问题十分突出。对此,粮食科技人员总结创造出“低温”、“双低”和“三低”储藏技术。“低温”是指粮库在冬季和春季通过机械通风降低粮温,通过粮仓密闭保持粮温,保证储粮安全,延缓品质劣变。“双低”是通过粮仓长期密闭和低剂量投药,利用粮食自然呼吸实现低氧储粮和低剂量熏蒸杀虫。“三低”是指综合运用冬春季通风降温、夏秋季低剂量熏蒸和密闭低氧储存等技术,实现粮食低温、低氧、低剂量储存。从1960年代到1980年代,上述储粮技术在全国基本普及,依靠科技储粮实现“四无粮仓”,达到减损保质的目的。二、全面推广应用“四合一”技术,显著提升了我国安全储粮保障能力(一)粮食不断增产和库存量大幅增加给我国储粮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