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过敏反应不可小视.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过敏反应不可小视

中药过敏反应不可小视 多原因导致中药过敏 与西药相比,中药药性温和,毒副反应较少,但作为药物它同样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良反应,其中过敏是最为常见的。有人对文献报道的中药的不良反应从1980~1999年发生的例数进行统计,不良反应报道共计2732例,其中过敏反应1577例,占第一位。 研究表明,中药引起的过敏反应包括皮肤反应(如过敏性皮炎)、过敏性休克、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药物热等类型,其中以皮肤反应最为常见。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热的兴起和中药的不断开发应用,中药所致过敏反应的报道亦逐渐增多。但是相对西药来说,中药的过敏反应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多原因导致中药过敏 药物的种类、剂型和患者的体质等很多原因都可能导致过敏。 剂型 中药剂型包括注射剂、口服液、胶囊、丸剂、外用的贴膏、药膏等,其中注射剂引起过敏是最常见的。有资料显示药物不良反应中中药占14%,中药注射剂又占14%中的75%。产生的原因与产品质量(比如提纯度差)、病人的过敏体质、不合理用药(比如:不合理的药物配伍、与其他注射液的混用——可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40%、药物浓度过高、滴注速度过快等)等有关系。 注射剂引起的过敏常为全身性的,症状严重,需要高度重视。可引起过敏反应的中成药注射液(或粉针剂)有:双黄莲、穿琥宁、清开灵、鱼腥草、脉络宁、刺五加、茵栀黄、川芎嗪、肝炎灵、灯盏花、(复方)丹参、(复方)柴胡、复方当归、复方地龙、蝮蛇抗栓酶、参麦、黄芪、华蟾素、血栓通等。 口服中成药引起的过敏相对较少,主要表现为皮肤反应(药物过敏性皮炎),也有报道口服六神丸引起喉头水肿的表现,有过过敏报道的口服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银翘解毒片、云南白药、大活络丸、小活络丸、牛黄上清丸、六神丸、桂龙咳喘宁胶囊、心脑舒通胶囊、清开灵胶囊、水蛭胶囊、壮骨伸筋胶囊、地奥心血康胶囊、板蓝根冲剂、心清宁片、络欣通片、复方丹参片、正清风痛宁片、银黄含片、五味子糖浆、急支糖浆等。 值得一提的是中西药合用可能导致过敏,近年来中西药合剂日益增多,例如维C银翘片、复方大青叶片、感冒清等,这些药物都有使用者过敏的报道,而且好多患者单独使用上述药时不过敏,但是合用后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需要引起重视。外用药如红花油、麝香壮骨膏、京万红擦剂、筋骨宁贴剂、阳和膏等也常见过敏发生,主要表现为接触性皮炎。 药物种类 中药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其中虫类药物是最常见引起过敏的,临床上很多医生对此也有较多认识。但是植物类中药引起的过敏也不少见,现已知许多花粉(如槐树花、柳树花、椿树花、菠菜花等)是重要的过敏原,花粉之间具有共同的抗原,尤其同科属花粉,它们之间可发生交叉反应。 据目前了解,菊科、蒿科、豕草科属花粉均具有强力的共同抗原,多数是酸性蛋白质,分子量大于1万,其抗原活性取决于完整的蛋白质结构。这些花都是植物类的中草药。中草药过敏反应可有各式各样的表现,产生机理不完全相同,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已知可致敏的中草药已有100多种,可引起过敏反应的常见中药有:鱼腥草、穿心莲、板蓝根、番泻叶、丹参、红花、大黄、山豆根、白僵蚕、三七、乳香、人参、冰片、紫草、雄黄、石膏、葛根、水蛭、地龙干、蜂乳、辛荑、苍耳子、大青叶、川贝、鸦胆子、胖大海、乌贼骨、熟地、柴胡、蟾蜍等。 体质 中药过敏往往与用法、用量关系不大,而是与个人的体质差异有关,如用药者的遗传基因、体内代谢酶及免疫系统等。 还有一类过敏与中药有关,如补骨脂、白芷、竺黄、荆芥、防风、沙参等这一类具有光敏性的中药,患者服用后对光敏感性增加,可能出现日光性皮炎等,在临床应用中应该注意。 中药过敏反应可避免 为防患于未然,应遵医嘱对症用药。首先,使用中药注射剂应做到:单独使用、药物浓度要淡、速度要慢。据调查,凡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者,大多为过敏体质的人。医生在临床上应对此高度重视,要详细询问病人的过敏史,慎重用药,并应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加做皮试。 总之应遵循以下原则: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严格掌握病性(寒、热、温、凉)和适应证;注意病人过敏史和体质;避免大剂量、高浓度使用;避免合并用药,使用中药注射剂与西药之间应冲管,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注意检查药品外观(沉淀和透明度肉眼检查)、生产厂家、有效期和批号;加强用药监护(注射后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和应急抢救准备(药物过敏急救);严禁在家自我注射。 对于有花粉过敏史者慎用野菊花、紫苑、苍术、款冬、草红花、小蓟、大蓟、蒲公英、苍耳、茵陈蒿、青蒿、艾、牛劳子、佩兰、野菊、菊花等药物;异种蛋白过敏者,慎用虫类药;外用药一旦发生接触性皮炎则立即停用,给予抗过敏治疗。 用药期间密切观察药物反应,尤其是过敏体质或体质虚弱者更须谨慎用药,一旦有过敏症状立即停药,症状轻者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异丙嗪(非那根),或维生素C、钙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