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方地圆学说的差异1
中西方地圆学说的差异 091340130 康毅 几千年来对自己生存的大地一直抱有极大的兴趣。古曾有“天圆地方”说,西亚人则认为大地是飘浮在海洋上的半球,古希腊人最初将它想象成一个扁平的圆盘,等等。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第一次提出地球这一概念。约公元前3世纪,生活在亚历山大的科学家埃拉托色尼用几何学方法确立了地球的概念。公元2世纪,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在他的《天文学大成》中也把地球说成是一个球形。这些都是人类认识地球的重要成果,但只是一些数学推论和理论论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发现了古希腊的这些学说,当时已有不少人相信地球是圆的,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们就都怀着这样的信念。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全人类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说法。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都有着重大意义...自己生存的大地一直抱有极大的兴趣。古代中国曾有“天圆地方”说,西亚人则认为大地是飘浮在海洋上的半球,古希腊人最初将它想象成一个扁平的圆盘,等等。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第一次提出地球这一概念。约公元前3世纪,生活在亚历山大的科学家埃拉托色尼用几何学方法确立了地球的概念。公元2世纪,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在他的《天文学大成》中也把地球说成是一个球形。我们的祖先经过对天象的长期观测和研究,到汉朝,已先后出现了三种关于天体运动和宇宙结构的学说,即所谓“论天三家”———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对浑天说最系统、最完整的表达出自于东汉的张衡。 张衡,字平子,河南南阳人,是东汉时的伟大学者,在天文、数学、机械制造、地学、绘画等方面均有令人惊叹的成就。郭沫若曾评价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在中国古代科学史上,张衡首先是以天文学上的成就而传世的。 张衡在其重要著作《浑天仪注》中指出:天球像一个鸡蛋,就像弩弓上的弹丸一样圆;而地就像鸡蛋黄,独处在蛋的中央。天大而地小,天球内的下部有水。天靠气支撑着,地则浮在水面上。张衡还进一步指出,天球围绕天极轴转动时,总是一半在地平面之上,另一半在地平面之下,所以同一时刻我们只能看到二十八宿中的一半。由于天北极高出地平面三十六度,所以天北极周围七十二度以内的恒星永不落下,而天南极附近的星群永远不会升起。经他描述,一个非常具体的天球模型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张衡还专门制造了浑天仪,用以演示、解释浑天理论,并和实际天象相验证。张衡的浑天说理论,摆脱了盖天说半边天球宇宙模型的束缚,把地球比作“蛋中黄”,贯彻了“圆则俱圆,方则俱方”的新型天地关系观念。但是,他仍受到绝对上下观念的困扰,未能突破天球有形有质的旧观念。但在缺少其他理论工具的汉代,我们没有理由苛责张衡。 张衡的浑天说是以他自己的精确天文观测为基础的,因此,能很好地解释当时所知的几乎所有天文现象。张衡不仅关注宇宙的现状,而且关注宇宙的生成演化。他沿用了道家“有生于无”的宇宙起源观,结合当时盛行的学说,在《灵宪》中系统描述了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发展过程,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张衡所主张的应该是地圆说公元13世纪,阿拉伯人札马鲁丁把阿拉伯的天文学传到了中国,把“地球说”传来,并告诉中国人地球上三分陆地,七分大海,而且有经纬线。他真正地造出了一个地球仪,在《元史》卷48中记载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他造了个球体:“其制以木为圆球,七分为水,其色绿,三分为土地,其色白,画江河湖海,脉络贯穿于其中,画作小方井,以计幅圆之广袤,道里之远近。”可见,地圆说已经传到中国。可是奇怪的是,这并没有起多大作用,这种观念没有广为传播,也没有进一步去讨论“地球是圆的”背后的内容,更没有涉及到王朝合法性和民族优越性等等重要问题。到了明朝洪武年间,一个名叫吴伯宗的人把阿拉伯世界的天文学知识翻译到了中国,这部翻译的书现在还在,遗憾的是,这一翻译在当时也没有产生影响。 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利马窦的观点。据说进呈给万历皇帝的《坤舆万国全图》是以利马窦的观点为基础,由太监绘制在六个屏风上的。现在屏风当然没有了,但地图似乎还保存在南京博物馆,上面有利马窦的一段话:“地与海本是圆的,而合为一球,居天球之中,成如鸡子,黄在清内,浑沦一球,原无上下,盖在天之内,有瞻非天?总六合内,凡足所伫即为下,凡首所向即为上,其专以身之所居分上下者,未然也。” 可是,到了晚清,中国全面西转,晚清的人也看到了这种“天变道变”的趋势。不过,他们是带着焦虑欢迎这种巨变的。所以,严复说:“波兰人哥白尼,尽破地静天动旧说,让地为日居行星之一,岁岁绕日……喟然叹曰,伟哉科学。五洲政治之变,基于此矣。”因此“天动地静”“天尊地卑”“天圆地方”这些观念实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