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疫病及实验室服务解析(2017年4月7日).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要疫病及实验室服务解析(2017年4月7日)

四、防制 1、预防接种 (1)多价灭活菌苗,使用效果较好。第一次在3-5周;第二次110-120日龄,分二次接种可以保护蛋鸡渡过整个产蛋期。 (2)新城疫-传鼻二联疫苗,可用于本病的预防。 (3)加强对种鸡的监测,在10-12周龄各做一次凝集反应,以后每隔3个月检疫一次,对检出的阳性鸡,随时淘汰。 (4)针对诱因采取措施,避免鸡舍中鸡群拥挤,改善卫生条件,通风换气。定期用可带鸡消毒的消毒药消毒,加强对饲料和水源的管理,以防被污染。 2、治疗 磺胺类药物是首选药物。个别严重病鸡,可用链霉素注射,根据体重大小注射5万-20万单位/只。磺胺类药物使用时,按照高-中-低的用药程序,头2天加倍、治疗量用2天、预防量用2天,可添加适量维生素K3和小苏打。间隔3-5天重复一个疗程。 传染性喉气管炎 病原(简称ILT) 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怪叫;剧烈咳嗽;张口伸颈呼吸及肿眼为特征性症状。以喉头、气管出血,黄白色油膏状或干酪样渗出物积聚喉头,气管,支气管为主要病变。 只有一个血清型,病毒大量存在于病鸡气管组织及其渗出物中,肝、脾和血液中较少见。病毒的抵抗力很弱,3%来苏儿、1%氢氧化钠溶液1min即被杀死。康复鸡能长期带毒,亦能间歇性排毒。 流行病学 自然感染主要侵害鸡,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大多数的特征性症状在成年鸡中才能见到。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 自然感染通过呼吸道及眼内途径。 不良的卫生和饲养管理,如鸡舍通气不佳,鸡群密度过大,维生素A缺乏,寄生虫感染及运输之后,都可诱发和促进本病的传播。 本病通常突然暴发,并很快在鸡群中传播,感染率约为90%-100%,致死率5%-70%,一般在10-20%之间。 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气管、喙、咽腔处充满带血的黏液,喉、气管中有时充满干酪样渗出物,特别是气管的1/3处,病变最明显,而中下段则变化轻微,或者完全没有变化,当炎症向下护展时,支气管、肺脏和气囊受害,也能上行至眶下窦。 主要与ND区别: ND 气管一般无干酪样物 有消化道病变(腺胃,肌胃,肠道) 气管充血出血 泄殖腔出血 ILT 气管积聚油膏状或干酪样渗出物 无消化道病变 气管充血出血 泄殖腔出血 预防 1. 选用优质疫苗: 疫苗毒株毒力适中 2. 采用最有效的接种途径: 滴眼(单侧) 3. 掌握首免日龄 最好: 4周龄以上。如果4周龄以下接种。未必有效(引自默克兽医手册P1309) 4. 与ND接种时间隔8天以上。 天津生机集团动保事业部 重要疫病及实验室服务解析 汇 报 内 容 一、重要疫病分析 二、中小肉鸡企业发展趋势 三、生机实验室开放服务介绍 一、重要疫病分析 禽流感病毒 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RNA基因组、多形态,直径约80~120nm,有囊膜,根据囊膜上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性,又分为不同的亚型。 尿囊液中多形态病毒粒子 从去年10月到记者会当日,中国共向世卫组织报告了460例实验室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占自2013年首次发现H7N9禽流感病例后全部数量的三分之一还多。 两个新特征 这种病毒致病性分类的改变只适用于禽类,不适于人类。目前没有证据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的这些变化影响人类感染者的致病和传染属性。 除H7N9疫情外,禽流感病毒H5亚型中的H5N1、H5N2、H5N3、H5N5、H5N6与H5N9病毒继续在禽类中传播,H5亚型可持续性人际传播的风险仍然低。 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消息,欧洲多国爆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如奥地利、克罗地亚、丹麦、德国、波兰、瑞士、荷兰和匈牙利先后报告H5N8型禽流感病毒造成野生鸟类和家禽死亡的事件。 传染性鼻炎 一、病原 鸡副嗜血杆菌,呈多形型。从患鸡分离物中分离到的菌具有两极浓染的特征。 分为A、B、C三个血清型,A型和C型有荚膜,致病力较强,B型无荚膜,致病力一般较弱。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力,亚型之间有部分交叉保护力。目前我国主要流行A型、其次为C型,B型偶有发生。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来源 是病鸡和隐性带菌的鸡,日龄越大,易感性越强。产蛋鸡发病率高,症状典型且严重。慢性病鸡及隐性带菌鸡是鸡群发生本病的重要原因。 2、传播途径 主要是飞沫及尘埃经呼吸道传播(每毫升鼻汁约含1亿个病原菌)。可通过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传染。麻雀可作为该病的传播媒介。 3、本病多发生在秋冬、春初季节。本病的发生与一些使抵抗力下降的诱因有关,如通风不良,鸡舍闷热,氨浓度大,鸡群拥挤,不同年龄的鸡混群饲养。鸡舍寒冷潮湿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