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危害.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谨防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危害

谨防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危害 夏艳秋1 朱 强2 汪志君1 (1.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2.淮海工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摘 要:本文重点阐述了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致癌机理及其生产中控制,为酿酒业(尤其是黄酒工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黄酒 氨基甲酸乙酯 精氨酸 尿素 Warning of ethyl carbamate in Chinese rice wine XIA yan-qiu1 ZHU qiang2 Wang Zhi-jun1 (1. College 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of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China; 2.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ianyungang 222005,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formation, pathogenic effects and control of ethyl carbamate was elaborated, provide brewing industry important knowledge. Key words: Chinese rice wine ethyl carbamate arginine urea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简称EC, 又叫Urethane),是一种具有基因致癌作用的物质,能够导致肺肿瘤、淋巴癌、肝癌、皮肤癌等。现其被广泛用于工业涂料及动物麻醉[1,2]。氨基甲酸乙酯是烟草叶及香烟的天然成分,也是发酵食品(如面包,酸牛奶,乳酪等)和酒精饮料(如葡萄酒、苹果酒、中国黄酒和日本清酒等)的伴随产物[3,4]。氨基甲酸乙酯对人的危害主要来自酒精饮料的饮用。调查显示,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大于30ppb(1ppb等于10亿分之一,即1ppb=1ug/L)的酒,人饮用后易患癌;在大多数啤酒及麦芽饮料中氨基甲酸乙酯几乎不可测,而果酒白兰地中平均含有1073ppb,黄酒及清酒中约20-300ppb,多数威士忌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量为50-200ppb,餐饮葡萄酒中约7-12ppb[5]。据加利福尼亚环保机构的一项统计数据得知,假设一个人一生中癌症患病几率为1×10-5,则氨基甲酸乙酯的消费量为0.7ug·day-1[6]。可见氨基甲酸乙酯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又一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的日趋进步,人们对酒饮料的消费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果酒、米酒等营养丰富的酒饮料更是人们消费的热点,而国内对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未见有这方面的报道)。因此,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致癌机理及控制,是每一位消费者,尤其是酿酒生产者必需了解的内容,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 而本文就阐述了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致癌机理及其生产中控制,从而为酿酒业(尤其是黄酒工业)提供了重要的生产预防的理论依据。 1 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 经研究,氨基甲酸乙酯是由氨甲酰化合物与乙醇自发反应生成的[7]: R·CO·NH2 + C2H5OH → NH2-C-O- C2H5 + R·H ‖ O 氨甲酰化合物主要有尿素、瓜氨酸、氨甲酰磷酸、氨甲酰天冬氨酸,尿膜素等。黄酒中以尿素为最主要,其余的氨甲酰化合物含量都极微,生成的氨基甲酸乙酯也少。黄酒中90%的氨基甲酸乙酯是由尿素和乙醇反应生成的[8]。尿素的浓度,乙醇含量,反应温度,pH值和时间都与氨基甲酸乙酯的生成量有关。尿素浓度高,反应温度高,反应时间长,及pH呈微酸性都会使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增加。 黄酒酿造时,原料、辅料和水中会带入部分尿素,但最主要的还是在发酵过程中由酵母菌代谢产生的。酵母菌在生长繁殖和进行酒精发酵时,合成的大量尿素除了满足自身菌体需要外,多余的尿素被分泌到体外,从而使酒醪中的尿素含量增加,酵母菌细胞内的精氨酸酶的活力也会随之提高,进一步加速了尿素的生成。黄酒中尿素主要由精氨酸经酵母菌细胞内精氨酸酶-尿酶(AU)路径分解而来。(详见图1,图2) 图1 酵母菌处于生长繁殖状态时精氨酸降解及尿素的形成(即AU路径) 图2 酵母菌处于酒精发酵状态时精氨酸降解时尿素的形成(即AU路径) 图2 酵母菌处于酒精发酵状态时精氨酸降解及尿素的形成(即AU路径) 在黄酒糖化醪及成品酒中,精氨酸含量都十分丰富,是主要氨基酸种类。从图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