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冶炼废渣综合回收研究.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冶炼废渣综合回收研究.ppt

摘要:通过对铜冶炼废渣(缓冷渣)的工艺矿物学和浮选工艺的深入研究,找到了提高缓冷渣浮选指标的一种选矿方法。 关键词:缓冷渣;工艺矿物学;浮选工艺 某铜业公司10万吨/年阳极铜冶炼项目每年产生约23万吨炉渣,炉渣采用缓冷,冷却时间约48小时。通过选矿方法对该废旧资源综合回收研究,取得了比较好的选矿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 1.1炉渣多元素和铜、铁物相分析 1.2.1 矿物组成和元素赋存状态 1.2.1矿物组成和元素赋存状态 1.2.2矿物粒度分布 1.2.3 主要矿物单体解离度 1.2.4铜理论选矿指标分析 2.1 试验室试验 2.1试验室试验 2.1.1铜浮选试验 2.1.1铜浮选试验 2.1.2.铁磁选试验 2.2 工业试验 3 结语 参考文献 [1]玉溪矿业矿山研究院.研究报告 * 2 选矿试验 3 结语 4 参考文献 1 炉渣化学性质与工艺矿物学研究[1] 铜冶炼废渣综合回收研究 前 言 返回 1.2工艺矿物学研究 1.1炉渣多元素和铜、铁物相分析 1炉渣化学性质与工艺矿物学研究[1] 1.2.3 主要矿物单体解离度 1.2.2 矿物粒度分布 1.2.4 铜理论选矿指标分析 1.2工艺矿物学研究 矿样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铜矿物、铁矿物。铜矿物主要为辉铜矿、铜合金,少量斑铜矿,微量黄铜矿;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橄榄石、辉石、长石,少量玻璃质和其他脉石。 炉渣铜品位2.20%,91.55%赋存在铜矿物中,在各矿物中的分布:辉铜矿44.68%、铜合金39.83%、斑铜矿6.39%,其他硫化物6.23%。铁品位43.52%,32.18%赋存在磁铁矿中,50.33%赋存在橄榄石中。锌品位1.78%,未形成有回收价值的独立锌矿物,主要分布于橄榄石、辉石、磁铁矿中。 颗粒以等效圆直径表示。 粒度分布:平均(P50)26.39微米,10%(P10)在8.10微米以下,20%(P20)在11.61微米以下,20%(P80)在125.12微米以上,10%(P90)在242.43微米以上。 粒度分布:平均(P50)33.33微米,10%(P10)在9.70微米以下,20%(P20)在14.44微米以下,20%(P80)在119.06微米以上,10%(P90)在173.41微米以上。 包裹体和近包裹体(解离0%~20%)16.03%,粒度范围7.78~10.39微米;连生体(解离20%~80%)%,粒度范围13.42~23.08微米;单体和充分解离者(解离80%~100%)69.37%,粒度范围21.61~43.25微米。 包裹体和近包裹体(解离0%~20%)12.59%,粒度范围12.42~18.56微米;连生体(解离20%~80%)%,粒度范围29.17~38.48微米;单体和充分解离者(解离80%~100%)42.54%,粒度范围18.72~37.67微米。 铜理论回收率90.90%,理论铜精矿品位39.26%(脉石夹带2%,磨矿细度-300目85%)。 返回 2.2 工业试验 2 选矿试验 2.1.2铁磁选试验 针对铜冶炼废渣的理化特性,结合对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借助以往的实践经验,经多方面论证,初步形成了浮选试验的工艺技术方案。其基本思路是:工艺参数试验阶段铜浮选主要开展调整剂、捕收剂用量及原矿磨矿细度等工艺条件试验;铁磁选主要开展磁场强度等工艺条件试验;由工艺参数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开展工艺流程对比试验,最终得出最佳的选别工艺流程和工艺技术指标。 通过多次开路试验结果表明,粗扫选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原矿磨矿细度-200目80%,硫化钠200 g/t,丁基黄药+丁铵黑药40+40 g/t,2#油40g/t。精选适宜的工艺条件为:丁基黄药+丁铵黑药10+10 g/t。 试验流程及工艺条件见图2-1;试验结果见表2-1 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分析,铜精矿中的杂质主要为磁铁矿、橄榄石、辉石、长石,这些杂质可浮性较差,浮选到铜精矿中主要原因为夹带,增加精选次数有可能提高铜精矿品位,降低杂质含量,为此增加一次精选试验,试验结果见2-3 铜浮选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磨矿细度-300目85%二粗二扫三精得到的选别指标较好,铜精矿品位38.29%,回收率89.52%。 工艺流程数质量流程图见图2-2 铜精矿产品考查见表2-4 铁磁选试验样品为铜浮选试验的尾矿样,经过滤烘干后混匀的组合样。 图2-3铁磁选流程 磁选闭路流程:一次粗选、二次精选,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详见图2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