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力学 第5章 水头损失
5.7 局部水头损失 液体流经流动边界突然发生变化的局部区域时,集中产生 的机械能损失为局部水头损失。 由于局部边界变化的强烈扰动,当雷诺数很小时,流动 已经进入了阻力平方区。故局部损失不存在阻力分区问题。 5.7.1 局部水头损失的的一般分析 突然扩大 转弯 阀门 主流区脱离边壁,形成旋涡区是造成局部水头损失的 主要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旋涡区越大、旋涡强度越大, 水头损失也就越大。 5.7.2 几种典型的局部阻力系数 (1)圆管突然扩大 取突然扩大圆管,列断面1-2的伯努利方程,忽略沿程水头损失 在对1-2断面所围取控制体,列动量 以ρgA2 除以各项并整理,得 方程,并将其投影在管轴上 1 2 p1 p2 G 将上面动量方程代入伯努利方程,并令α1=α2=β1=β2=1,得 根据连续性方程 将上式表示为局部水头损失的一般式 或 或 特别地,当 A2>>A1时, 称为管道出口阻力系数。 (2)圆管突然缩小 其中 特别地,当 A1>>A2时, 称为管道入口阻力系数。 A1 A2 v1 v2 5.8 边界层与绕流阻力 液体在壁面围绕中的流动是内流问题。 外流问题指液体围绕壁面的流动,又称绕流运动。 液体作用在绕流物体上的力分为平行来流方向的力—绕 流阻力与垂直与来流方向的力—升力。 本节主要讨论有关绕流阻力问题。 (1) 边界层的概念 1904年,德国力学家普朗特首先提出边界层的概念。 当液体以速度 U0 流过固体壁面时,紧贴壁面一层的液 体速度为 0 。沿壁面的法线方向,流速由 0 增至U0 。于是, 壁面周围的流动就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靠近壁面的、流速 由0 增至U0 的薄流层,称为边界层;另一个则是不存在速度 梯度的流动区域,相当于理想液体。可分别来求。边界层又 包括层流边界层和紊流边界层。 沿壁面法线方向,流速由0 增至0.99U0 的距离定义为边 界层厚度,以δ表示。 液体经过固体壁面后,首先出现的是层流边界层,然后 逐渐过渡为紊流边界层。紊流边界层内也存在着层流底层。 (2)边界层的分离现象 以液体绕过圆柱为例说明。 A B C 液体从 A 流向 B 时,流速增加, 压强减小;当液体从B 流向 C 时, 流速减小,压强增加,产生反向压差。在此压差作用下, 出现旋涡区,主流与壁面在C点脱离。 C点称为分离点。 y x C 分离点下游形成的旋涡区又称为尾流。 液体绕过物体时,机械能消耗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 液体与固体表面摩擦,摩擦阻力耗能;另一部分则是尾流 旋涡区的能量消耗。 尾流耗能导致绕流物体前后形成压强差,因此而产生 的阻力称绕流物体的压差阻力。一般情况下,压差阻力远 大于摩擦阻力。 因此,旋涡区是出现压差阻力的主要原因。 为此,改变物体边界形状,使之不出现边界层分离, 消除旋涡区,这种形状的物体称为流线形物体。 边界层分离后,绕流物体两侧连续交替出现旋涡,并不 断被带到下游,形成两列,即所谓的卡门涡街( Karman Street)。 卡门涡街会对绕流物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3)绕流阻力 绕流阻力包括摩擦阻力与压差阻力两部分。1726年牛顿 提出 式中 FD —绕流阻力; CD—绕流阻力系数,与绕流物体形状和雷诺数有关; U0—来流的速度; A—物体与来流垂直的迎流投影面积。 1851年,英国物理学家斯托克斯(Stokes)在假定直 径为 D 的圆球在无界的流体中以速度 U0 做直线运动(惯 性力与质量力均忽略不计)且不发生边界层分离现象的前 提下,根据实际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与连续性方程,求出 液体绕圆球的阻力为 套用前面的绕流阻力公式 其中 上式是在雷诺数 Re 远小于 1 的情况下得出,与实验吻 合良好。 第 5 章 水头损失(Head Loss) 5.1 水头损失的分类 (1)分类 根据流动边界的变化,分为两类。 沿程阻力—沿流动边界无变化的均匀流段产生的流动阻力。 沿程水头损失(friction loss)—沿程阻力引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