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准医学“游走”人脑深部
精准医学“游走”人脑深部
湖北日报讯(记者崔逾瑜、通讯员陈勇、实习生谢紫怡)“这两年没有复发!”昨日,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复查的丁女士神清气爽,两年前她曾被三叉神经痛折磨得苦不堪言,自从接受微血管减压无牵拉手术后,疼痛感消失得无影无踪。
天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开展无牵拉技术下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至今已实施78例手术。术后,72名患者疼痛完全消失,4名患者存在轻微疼痛,两名患者仍存在疼痛但较术前明显减轻。
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周游介绍,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传统药物治疗只能缓解,当下开展的微血管减压手术,术中牵拉易出现如小脑出血缺血、面部感觉减退、听力下降等并发症,原因是手术时,为了获得良好的暴露和手术操作空间,往往需要器械深入颅内牵拉脑组织。无牵拉技术是手术过程中不使用脑牵开器、脑压板等,而是通过释放脑脊液,利用脑组织自重自然回落,腾出手术空间。
据悉,因三叉神经由脑干发出,周围血管细如发丝,手术风险极大。目前,全国能开展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医院并不多,而采取无牵拉技术的更是寥寥。
链接
匠心于行,承生命之重
记者崔逾瑜通讯员陈勇实习生谢紫怡
在某些医生看来,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纯属“没事找事”。无非是疼痛,又不致命,开点止痛药给病人,毫无任何医疗风险。
可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游并不这么想,他不仅独闯颅脑手术“禁区”,而且精耕细作,用行动诠释了医者匠心。
勇,医生没有理由患得患失
昨日,记者走进周游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桌上放着一个“骷髅头”,上面做满了标记。“这是人体的颅骨标本,每一个组织、每一支血管、每一根神经的方位,都精准地刻在脑海里。”周游称,手术刀游走在颅脑深处,容不得半点闪失。
从“生命中枢”脑干发出的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周围血管密布,一旦有血管压迫,诱发神经异常放电,就会引发三叉神经痛。若手术治疗,无异在脑干周围“排雷”,稍有不慎,引发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巨大的风险,让许多医生望而却步。一些医院明确将此列为限制手术。“要打破禁区,必须得做!”诊疗中,面对一名名表情痛苦的病人,周游在心中暗暗地说。2008年起,他带领团队在国内较早地开展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他们将用于补心脏瓣膜的特氟龙垫片撕成絮状,包在受压迫的神经周围,起到隔离血管、减压的作用。2015年,微血管减压术被编入《三叉神经痛诊疗专家共识》,周游是参与制定的唯一湖北专家。
精,游刃有余吐匠心
因为脑干周边密布血管,术中,医生总希望尽可能地暴露手术区域。而研究表明,脑牵开器对小脑牵引力超过10mmHg,将导致颅内脑组织、神经和血管的损伤。
10mmHg,相当一个鸡蛋压在一块嫩豆腐上,这个力量在开颅手术中足以致命。为了让自己的手“劲”长期保持若有若无、如丝如缕的状态,周游30年来从不饮酒。
显微镜下,周游如《核舟记》中技艺精湛的微雕家,小心翼翼地接近脑干区域,探查藏匿较深的三叉神经。然而,突遇“拐弯”,显微镜的直线光照射不到,陷入一片漆黑。这时,不借助任何牵拉器械,充分释放脑脊液、松解蛛网膜后,视野死角一览无余,手术游刃有余……
“很多病人误以为手术切口小、流血少就是微创,其实不然。”周游介绍,有些手术“吃”辐射、损伤血管及神经,病人并不知情,术后并发症远比手术切口大。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无牵拉技术才是“真正的微创”。
诚,让病人止于“我”
“让病人止于我”是周游的口头禅。不让病人反复就医,这份勇气理所当然来自技术的精湛,更源于医者至诚之心。
去年,华中农业大学一名老教授,因三叉神经痛每天脸不敢洗、饭不敢吃,四处求医。由于老人年纪大,加上患有冠心病,曾做过搭桥手术,各家医院的答复都大同小异:吃止痛药,或者打封闭针。
药吃了,针也打了,效果并不理想。老人不愿意丧失生活质量,一心想找到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遂慕名找到周游,果然得到了不同的答案。如今,老人术后恢复得非常好,生活如常,重拾笑容。
还有一名脑肿瘤患者,因治疗家徒四壁,家属已然放弃。“但医生不能放弃。”周游说服医院,免费为该患者治疗近20天,并组织科室人员捐款。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医者仁心,止于至善。周游坦言,如果病人东奔西跑仍看不到希望,那是医生的失职。
(原标题:精准医学“游走”人脑深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