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六病学说方剂的归类.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部六病学说方剂的归类

三部六病学说方剂的归类(2008-09-12 10:39:32) 转载标签: 三部六病刘绍武伤寒论中医张仲景病位病性病证杂谈分类: 三部六病 三部六病学说方剂的归类 方剂的分类,最早见于《内经》,主要是以病情轻重、病位上下、病势缓急、药物奇偶等作为方剂分类的依据,把方剂分为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 后世医家多以法类方,如北朝北齐徐之才《药对》,归纳为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至宋代再加寒、热两剂,称为十二剂,明代又增升、降两剂为十四剂。明代徐思鹤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二十四剂。张景岳在《新方八阵》中认为“大都方宜从简”,提出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八阵。即补其不足、调和偏胜、攻其有余、散其外邪、寒凉清热、温阳散寒、固其滑脱、因证列方。到了清代,《医方集解》根据方剂的不同攻效,分为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救急等二十二类。这种分类法有利于临床应用和学习。 另外,还有一大流派是以病证统方,诸如《肘后备急方》、《千金》、《外台》、《圣济总录》、《和剂局方》以及临床各大家,如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等等。 综上所述,历代对方剂的分类不外两种,一是以病证分类,一定以治法分类。以病证归类,适用于初学者,或临床工作者,实用性强,所谓“须有检讨,仓卒易识”。以治法归类,便于对照研究,体现了方与法的关系。两种归类方法也各有缺陷,以病证归类,容易造成“天下无病可治”的现象,以治法归类则容易出现“天下无方可用”的情况。 汉张仲景《伤寒论》则采取了以辨证统方、以方名证的方法,把治法和病证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证学”体系,这一思路,把方和证统一起来,辨证和论治统一起来,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和现实意义,直至今日,仍不失为最佳方案。只有方才能提示证的本质,只有证才能验证方的临床疗效,方证是不可分的。现仅就三部六病学说常见的方证作简单的归类,以作示范。 一、纠偏方 1、表部方: 太阳病: 主证:头项强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或咳喘。 治则:发汗解表。 主方:葛根麻黄汤。葛根60g、麻黄10g、石膏30g、杏仁15g、甘草10g。 煎服法:上药五味,加水500ml,煎取150ml,温顿服,取微似有汗为佳。小儿酌减。忌辛温之品。 按语:太阳病的主方用葛根麻黄汤,是在实践中逐步确定的。过去一般认为桂枝汤和麻黄汤是太阳病的治疗方剂,从临床应用的结果看是不适宜的。太阳病是表部的阳性病,病性属热,病势属实,阳性病的治则应该是“热则寒之”、“实则泻之”,宜发汗解表以驱表部实热,而不应该用热性方剂,麻黄汤、桂枝汤均属辛温之剂。王叔和曾说:“桂枝阳盛、下咽则毙”。桂枝汤实乃厥阴病表虚之治方,而非太阳病所能用,热证以热治,犹火上浇油、抱薪救火,反使其热益盛,病更加剧。通过实践,根据“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曾用葛根汤作为太阳病主方,开始应用,但是终因葛根汤是以桂枝汤为基础方,疗效仍不理想。后根据“热则寒之”的原则,将桂枝汤更为麻杏甘石汤,于1973年用于临庆,结果一试成功,大大扩大了治疗面,提高了疗效,故取名葛根麻黄汤。方中葛根为主药,麻黄为付主药,主药的选择是根据疗效高,治疗全面,使用稳妥三原则确立的,太阳病代表着表邪的实热,需以辛凉药解表,辛以发散,凉以治热,治疗是针锋相对。葛根性凉,又有发汗作用,可以解表。解表药都有发汗作用,但是由于一些药发汗力大,易致大量出汗而耗损津液,一些药发汗力小又不能达到发汗驱邪的目的,葛根它既可发汗解表,又清热生津,久服无副作用,故选用葛根作太阳病的主药。但葛根亦有其不足,发汗之力不及麻黄,对于无汗之实证,则嫌其力逊,选用麻黄作副主药以治太阳之实,取其发汗,驱邪外出,二药伍用,共同完成治疗太阳病的实热之证。麻杏石甘汤四药合用,宣通肺气以清泄肺中之热,肺与皮毛相表里,葛根麻黄汤五药并用,体表与肺内之热可俱解。实践证明,本方可作太阳病的代表性方剂。 太阳病类方: 麻杏石甘汤证:汗出而喘,无大热。治则:清肺平喘。麻黄12g、杏仁15g、甘草6g、石膏24g。 上四药,以水500ml、煮取200ml、去渣温服100ml,一日二次服。 越婢汤证:(《金匮要略》)汗出、恶风、无大热、一身悉肿、脉浮。治则:散热消肿。 麻黄18g、石膏24g、生姜9g、甘草6g、大枣5枚 上药五味,以水600ml,煮取300ml,分温三服。 桑菊饮证(《温病条辩》):咳嗽、身体甚热、微渴。治则:散热止咳。 杏仁6 g、连翘4 g、薄荷3 g、桑叶8 g、菊花6 g、桔梗6 g、甘草3 g、苇根6 g 上药八味,以水1000ml、煮取500ml,日二服。 银翘散证(《温病条辩》):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