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以曲阜为例.docVIP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以曲阜为例.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以曲阜为例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以曲阜为例 历史情况介绍 曲阜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世界闻名的中国旅游城市,以礼义之邦、信义之乡著称。其中孔府、孔庙、孔林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曲阜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期,据古史记载,三皇五帝中有四人曾在曲阜留下了踪迹。近几年相继挖掘出新石器石代的遗址二三十处,分属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说明人类在四五千年前就在此生息劳动了。 曲阜在商代(公元前16-11世纪)属奄国,是商王朝在东方的重要属国,商王朝的第十八个王南庚曾经迁都于此。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周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是为鲁公”,使曲阜成为我国当时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末期,孔子曾开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曲阜又成为当时的教育中心,鲁国在曲阜按《周礼》建筑布局规定营建国都,成为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公元前249年楚灭鲁。置鲁县,秦时属藩郡,初属豫州郡,高后当政时封张偃为鲁王,以鲁县为都,不久废除。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刘启从封王,是为鲁王,史称恭王,王莽篡汉。鲁国废除,东汉光复建试二年(公元26年)封刘兴为鲁王,建试二十八年(公元52年)迁刘兴为北海王,命废太子东海王刘强迁都于鲁。东汉末年,东海国废,魏晋时置鲁郡,以鲁县为郡治。宋真宗于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改曲阜为仙源县,将县治从鲁国故城内移往寿丘前,建起景灵宫,北宋灭亡,金元会七年(公元1129年)改仙源为曲阜,明正德六年,农民起义攻占曲阜县城,明武宗命令“移城卫庙”,建成今之明故城。 浓厚的历史积淀确立了曲阜的文化地位,曲阜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保护单位9处。地、市级保护单位89处。 明故城保护与发展 自明武宗宣布“移城卫庙”建设明故城至今,虽然经历了军阀混战时的阎锡山炮轰曲阜城、文化大革命时的“批林批孔”、以及改革大浪潮下的旧城“大拆大建”。明故城作为曲阜的中心始终没有动摇过。至今,明故城范围内保存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2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个曲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规划还确定11个优秀历史建筑和46个传统民居,另外,明故城内还有中国最早的官学遗址、最早的园林遗址古泮池等诸多文化古迹。 现状明故城情况 由于明故城是迫于农民起义而移城卫庙所建,其布局以孔庙、孔府为中心,轴线分明,主次清晰。全城以孔庙孔府为中心,而县衙居城西侧一隅,这种布局方式与全国任何一个地方的县城布局都不同。这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孤例。由于孔庙孔府居中的现状,将县城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西城交通联系被阻断。在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交叉口形成了许多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丁字交叉口,小城街巷两侧为1-2层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为明清小式建筑风格。 由于长期以来,明故城一直作为曲阜的中心。使城内人口不断增长,用地紧张的局面凸显。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如何更好地保护这片丰厚的文化遗产地?保护旧城,另辟新城。这是政府决策者们的选择。将政府投资不断地向新城集中,对旧城实行严格保护。事实证明,当时也只能这种选择。由于经济中心的南移,明故城也面临许多窘境,比如旧城基础设施老化、人口老龄化严重、公共设施不足等。 主要工作 以1986年以来,为了保护古城,降低人口密度,划定三孔文物保护区,恢复文物古迹用地和古城风景院,根据规划要求在旧城以南建设新区,为疏解旧城,保护古城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的工作则是紧锣密鼓、井然有序地在进行。 拆迁工作——把文化大革命以来侵占文物区的单位和住户都搬出古城,把妨碍古城风貌的现代多层楼房进行拆除。这些建筑是鼓楼以北的老招待所宾馆,孔府内的孔府饭店,鼓楼以南的老商业局办公楼,建委办公楼,联社办公楼,新华书店办公楼以及后作街以南,孔庙和孔府后的居民住宅也全部迁出,把护城河和城墙基上的单位和住户也全部迁出。古城内的常住人口控制在一万人左右,这项工作还会继续下去。 基础设施建设——1986年到2004年之间,先后在明故城进行的工程有,开挖治理护城河,恢复明代城墙,修阕里街、半壁街、鼓楼门里及孔庙前的石板路,恢复老一中校门、县衙大门曲师段改造,明故城内安装改造给排水,硬化大街小巷路面,栽植行道树,进行小品和绿化。对近期无法拆除的建筑进行协调改造,建成了一批适合古城风貌的仿古建筑。如农行,影视宾馆,阕里宾舍,第二人民医院,孔府西苑,曲阜老一中校院以及一些商业建筑(为五马祠街、后作街、鼓楼商业区)等等。 举办文化节——从1989年开始,纪念孔子诞辰2540年开始,从举办孔子故里游到国际孔子文化节,这也说明世界对孔子的认识逐步提高、地位逐步上升,尤其是在曲阜,从历史上的尊孔到文革中的批孔到现在的学习儒家思想文化,这是一个波浪式的飞跃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