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今雁门战事多
古今雁门战事多
古今雁门战事多
雁门关,位于代县西北20公里、太行山山脉恒山山系的句注山上,属内长城重要关隘之一,是由西向东横贯恒山山脉的第二个关口。因两山对峙,其形如门,飞雁出没其间,故称雁门关。雁门关东有紫荆关、倒马关,西有宁武关、偏头关,北通大同,南达太原,为南北交通要冲,史称“外壮云州(大同)之藩卫,内固并州(太原)之锁钥”,“咽喉全晋,势控中原”,“得雁门而得天下,失雁门而失中原”,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情况看,历史上从秦汉直到明朝,在句注、雁门一带较大的出塞、人塞、扼守、交战共有27次之多。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也有过不少战斗。本文择其主要战事选登,以飨读者。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李牧镇守雁门,成为雁门第一名将。当时李牧以雁门凭险据守,匈奴侵犯,不主动出战。赵王见李牧不出战,遂大怒,并撤了李牧的兵权。以后赵军多次出战,均被匈奴所败,赵王不得不重新委任李牧镇守雁门。李牧一边积极生产,一边严格训练军队,以计谋大败匈奴十几万,使匈奴十几年不敢进犯赵国。
西汉时期,著名战将李广(李牧的后代),率一万多骑兵,多次沿雁门北击匈奴。李广一生与匈奴作战70余次,匈奴一见李广畏其勇敢,自动败退,所以匈奴称李广为“飞虎将军”、“飞将军”。司马迁在《史记》里赞扬李广忠贞爱国、英勇善战的品格:“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同样是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统一中国后,派韩王信(原韩国贵族)至代州,守雁门,管辖马邑(朔县)。公元前200年,匈奴南犯,韩王信不能坚守,放弃雁门,徒至马邑。秋冒顿单于(冒顿是人名,单于是匈奴王)又围马邑。韩不战,欲与匈奴求和,汉高祖发兵救之。韩怕高祖诛以马邑为质,投降匈奴,并与匈奴合击太原。匈奴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汉高祖率兵32万(多为步兵)击之。匈奴大败,退走。汉追至离石,匈奴又败。后匈奴复聚兵于雁门、娄烦等地,欲与汉再战,汉高祖闻之,挥戈北上,分迸合击,把匈奴赶出关外,汉乘胜追击,冒顿佯装败走,将汉高祖诱出雁门关,进至大同。冒顿主动撤离大同,用40万精骑伏围汉高祖于白登(大同东北20里,史称“白登之围”),先断其粮草,绝其后援,围困7天,然聚众攻之。汉高祖大败,沿游陀河经繁峙、代州至河北(传说汉高祖一气退至忻口,手扶胸口,张口笑了几声,感到稍微平静了些,由此得名忻口)。韩王信投降匈奴后,又与匈奴合谋侵盗代州、雁门。汉朝大将前往击之,斯杀几回,重新夺回代州、雁门等地。从此,汉仍在长城进行防守。汉高祖怕匈奴再来扰乱,曾把宫室之女送于冒顿求和。几年后,右贤王(匈奴王,仅次于冒顿)又侵汉边。汉使大将霍去病(年22岁)、卫青与之战。霍率800 轻骑,自雁门、代州出,挥师塞上,直扑敌阵地,将敌驱出2000 里。50 年后(公元l30年),汉武帝修治雁门关。为防北胡南盗,重兵守城数年。
隋朝时,公元605 年,隋炀帝杨广杀死其兄杨勇,立为太子,又杀死其父隋文帝,继位称帝。后大肆兴师动众,修建显仁宫、西苑、江都宫、汾阳宫(今山西汾阳),整年巡游其间,突厥首领始毕可汗因向隋求婚不允,于公元615年乘隋炀帝北游雁门都(雁门关古址)之际,率骑兵数十万将其围于雁门城,城中兵、民l5万人尽力死守。炀帝下诏募兵来援,并重赏战守及来援将士,始毕见隋各路援兵到来始解围出塞。
唐朝时,公元617 年5 月,太原留守李渊接受其子李世民建议,于太原起兵。同年11月攻破隋朝京都长安。次年5月,建立李唐王朝,为唐高祖。公元618年,唐高祖为统一中国,出兵塞外,吞食了雁门、马邑、灵丘诸地起义军。他深知边城要塞之重要,特在此修建了雁门关,并留重兵镇守雁门,以防北患突撅、回纶对边疆的威胁。
五代十国期间,公元880 年,沙陀起兵南盗,夺取雁门,进人太原,自公元923 年至95o年,沙陀先后以太原为根据地,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
宋朝时,宋朝大将杨业驻守雁门关(杨业太原人,即传说中的杨家将)。杨业少时善骑射,好打猎,练就一身精强武艺,因长驻代州,多次击退辽兵入侵,屡立战功,被封为代州刺史。
公元980年,辽兵十万,入雁门关。代州刺史兼三交泊都部署杨业领数千骑兵,至西陉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辽兵大败,杀其将。从此,杨业威名大振,辽人称“杨无敌。”辽军见杨军旗引兵自退。
公元986年,宋乘契丹皇帝更换之际,三路出兵北伐,欲收复失地幽、云等州。东路由曹彬出雄州,中路由曹进出飞狐(河北涞源),酉路由潘美、杨业指挥出雁门。杨业率雁门大军北伐,连拔左云、应县、宁武、朔县四州,乘胜进抵桑干河。因曹彬率东路大军败于歧沟关 (现河北琢县境),杨被迫撤回代州。契丹将领肖后领兵十万进抵雁门,朔州复陷,辽兵势盛。杨业审度敌情,一面暂护雁门百姓撤退入关,徐图进击,一面定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