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职业卫生概述
中国职业卫生概述 马晓媛 新闻播报 中国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严重,尘肺病新发万例以上 “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相当严重。”在“中国就业论坛”上,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部部长张成富说,这突出表现为伤亡事故总量很多,重大伤亡事故屡屡发生;职业危害和职业病问题严重;部分企业忽视作业条件和工作环境,有的企业甚至无视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 拒不提供最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导致 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增加。 新闻播报 我国每年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测算在1000亿元以上,加上间接损失,达2000多亿元,约占GDP的2.5%; 全国平均每天有380多人丧生于各类事故,事故大省的死亡人数增幅超过了经济增幅;特大事故仍不能有效控制,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5起,主要集中在煤矿和道路交通; 职业危害相当突出,每年新发生尘肺病患者大体1万例以上,每年因此死亡5000人左右。 职业病报告情况 2006年部分市、县前十位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 2006年职业病报告具有以下特点: 1、尘肺病例比例增加,发病时间缩短。较2005年提高了1.44个百分点。2006年诊断尘肺病例接触粉尘时间不足10年的占诊断尘肺病例总数的22.62%,其中不足5年的占11.04%,不足2年的占1.57%。 2、急性职业中毒以CO和H2S中毒为主,主要分布在煤炭行业和轻工行业;慢性职业中毒以铅及其化合物和苯中毒为主,主要分布在轻工、有色金属、冶金、电子和机械行业。 3、未成年工职业健康损害严重。2006年报告的职业病病例中有643例为未满18岁的未成年工,其中621例为尘肺病患者。 4、报告职业病例数居前三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建材行业,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0.92%、12.85%和6.45%。 职业病情况 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 1955~1959 年间 ,全国尘肺病例平均发病工龄 ,矽肺为 9.5 年 ,煤尘肺为16.2年。 至 1985~1986 年间分别延长至 26.2 年和 24.7 年。矽肺病人发病年龄也从 50 年代平均 35 岁左右 ,延长至 80 年代后期的 51 岁左右。 2005年卫生部的尘肺病例数据分析表明,尘肺发病工龄正在缩短,21个省共报告了接尘工龄在2年以下的尘肺病病例211例,最短接尘时间不足三个月,平均发病年龄40.9岁,最小发病年龄20岁。 职业病发病出现凹性反弹的原因 职业病防治形势在上世纪90年代陡然逆转,出现震荡, 归纳四个原因: 其一,经济体制转型,部分企业效益滑坡,职业病防治难以独善其身; 其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乡镇企业,或进城务工,绝大多数只能从事脏、乱、差的工种,职业病危害难以避免; 其三,境外职业危害转移,部分私营企业野蛮作业,不重视改善劳动用工条件,以牺牲劳动者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得经济效益; 其四,职业病防治机构受到冲击(1999年卫生部撤消劳动卫生处,2000年卫生部撤消各省的《职业病研究所》)。有的院所为自谋生路而转为综合医院,职业卫生专业人员流失情况十分严重。 我国职业病危害特点 职业危害接触人数多,职业病病例数量大 危害行业分布广,中小企业尤为严重 行业变动大,危害转嫁现象严重 慢性、亚慢性职业病具隐匿性和迟发性, 农民工流动性大,难以早期识别,常被忽视 职业病防治 职业病的治理面临重重难题,其重要原因: 职业卫生的监管体制尚未完全理顺 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还不够完善 监督执法人员力量不足 监督执法手段和设备比较落后 信息渠道不够畅通等问题依旧存在。 不流血的“白伤”被忽视 职业病防治的有效办法: 针对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第一,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保障机制。包括:依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卫生管理体制和信息决策机制、完善的职业病工伤保险机制和稳定的、多渠道职业卫生投入机制,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源。 第二,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调整对象,调节我国职业卫生标准体系;按照入世要求,通过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尽可能使我国的职业卫生标准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高职业卫生标准的可操作性及其可应用性,建立适于我国职业病防治实际工作需要的职业卫生标准体系。 第三,将现有职业病防治信息网络重新整合,整体规划、进一步完善职业病监测体系;统一职业病、工作相关疾病统计口径,并与国际接轨及互认。建立系统的职业卫生信息与职业病防治评估体系,通过科学分析信息,加强职业中毒事故的预测、预警,及时、准确评估职业病防治效果,为职业病防治决策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全面提升急性职业中毒控制信息水平。 建立相关部门分工合作、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第四, 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尘肺病防治、职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招英语质量分析.pptx VIP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精华版).docx
- 课程思政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语言障碍的康复》课件.ppt VIP
- 2025年中国小家电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研究报告.docx VIP
- 语言与言语训练的方法课件.ppt VIP
-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教材单元思考与行动解答示例.pptx
- DB52T 780—2012贵州省白酒工业旅游示范点评定规范.pdf VIP
- 2025年医院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4).docx VIP
- (2025秋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铅笔有多长》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