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丙泊酚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

第 10 卷 第 1 期 中 国 药 剂 学 杂 志 Vol. 10 No. 1 2012 年 1 月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Jan. 2012 p. 17 文章编号:(2012)01-0017-09 丙泊酚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 1 2 1 彭 娅 ,贾振飞 ,程 刚 (1.沈阳药科大学 药学院,辽宁 沈阳110016;2.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102) 摘要:目的 综述丙泊酚及其制剂的发展及临床使用出现的问题,为正确合理使用丙泊酚提供 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对丙泊酚及其各种制剂的发展进行介绍,指出目前上市制 剂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归纳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 丙泊酚在临床麻醉应用中具备显 著的优势,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更是目前最理想的剂型选择。结论 丙泊酚脂肪乳具有较高的 临床应用价值,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药剂学;研究进展;丙泊酚;丙泊酚制剂;静脉麻醉;临床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志码:A 丙泊酚(2 ,6-二异丙基苯酚)是一种烷基酚类静脉用全麻药,目前临床普遍用于麻醉诱导、 麻醉维持、ICU 危重病人接受机械通气时的镇静等。常规注药后,15~30 s 病人即入睡,起效迅速、 经过平稳,病人无肌肉不自主运动、咳嗽、呃逆等副作用。持续时间很短,5~10 min 后病人苏醒完 全,没有兴奋现象,是较理想的催眠性静脉全身麻醉药。 丙泊酚于 20 世纪 80 年代后在欧洲 40 多个国家上市,1996 年英国 Zeneca 公司生产的丙泊酚注 射液(Diprivan®)进口中国,由于其临床反应良好,需求量增加,进而引发了中国医药市场对其仿 制的热潮。现对近年来丙泊酚及其制剂的发展及临床使用中报道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1 丙泊酚 1.1 理化性质 丙泊酚 (propofol, 结构式见图 1),又名双异丙酚,无色或浅黄色油状液体。密度:0.962 kg ·L-1 , 熔点:19 ℃,沸点:256 ℃,折射率:1.513~1.515。丙泊酚不溶于水,可溶于绝大多数有机溶剂, 极易溶于正己烷和甲醇[1] 。丙泊酚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酸性、还原性等,并可与多种金属发生螯 合。丙泊酚结构中存在酚羟基,易被氧化,还可发生聚合反应。 Fig.1 Chemical structure of propofol 1.2 药动学研究 单次静脉注射丙泊酚后,由于在体内迅速再分布,血液中丙泊酚含量很快下降。丙泊酚具有很 强的亲脂性,故进入人体内后能从血液迅速分布到脂肪含量较高的组织,包括脑、心、肺等;而向 血流灌注缺乏区如骨骼、肌肉等的分布较为缓慢。丙泊酚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血浆游离的丙泊 酚极少。据研究,临床常规剂量时其游离部分仅占 1%~3%,随着体内总浓度的减少,游离比例会 增长。 收稿日期:2011-06-16 作者简介:彭娅(1986-), 女(汉族), 重庆人,硕士研究生, E-mail pengya1019@126.com; 程刚(1964-), 男(汉族), 辽宁康平人, 教授, 主要从事缓控释制剂、生物药剂学与临床药学的研究, Tel. 024,E-mail chenggang63@ 。 18 中 国 药 剂 学 杂 志 第 10 卷 在丙泊酚动力学实验数据处理中,常用三室模型。丙泊酚从中央室消除速率常数(k10)为(0.119 0士 -1 0.035 1) min ,比其他转运速率常数大很多,这说明丙泊酚在体内分布的同时进行快速地消除。该 药k12:k21 为3.58,表面药物由中央室向外周室分布迅速,而k31 :k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