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笔记_25093
国 学 参考书目: 1、《国学讲演录》 章太炎 《国学略说》 章太炎 《国学概论》 章太炎 2、《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梁启超 3、《国学概论》 钱穆 4、《中国学术史讲话》 杨东莼 5、《国学常识》 曹伯韩 6、《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曹聚仁 7、《十三经概论》 蒋伯潜 注: 柳诒微,与陈寅恪齐名,南陈北柳。《中国文化史》 何兆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南联大毕业,与杨振宁、李振道是同学。曾翻译过《社会契约论》、《西方思想史》。有《上学记》。 第一章 国学的名称、范围和方法 一、国学的名称 (一)词源: 1、最早见于清末。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章太炎、刘师培(章太炎的弟子)、邓实创办一个名为《国粹学报》的杂志。第二十七期,邓实发表名为《国学精论》的文章。 2、章太炎旅居日本时,成立“国学讲习会”(第一次讲国学)。 3、刘师培成立“国学保存会”。 (二)定义 中国的传统学术。也就是中国的一切传统学问的总称。 国学是相对“西学”而言。浙江人马一浮说国学是“以他(西学)而起”。 (三)别名 1、“中学”(中国传统学术)——易混淆,多此一举 清末,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国粹”(五四时期)——国学里也有糟粕 许地山《国粹与国学》 章太炎《国粹学报》 3、“国故” 涵义:一、中国的旧学;二、中国的掌故(最早见于《史记》,中国的古代文献叫掌故) 如:章太炎《国故论衡》 缺点:只代表研究对象,而不能代表研究对象的学问。 所以,后来又加一个“学”字。 如:曹聚仁《国故学大纲》 4、“古学”、“旧学” 本因“新学”(清末翻译进来的哲学、政治、伦理等科)而生。 5、西方称之为“汉学”、“华学”,日本称之为“支那学”,韩国称之为“中国学”,还有“中国研究”、“东方研究”、“远东研究”等。 二、国学的范围 凡是中国的传统学术都属于国学的范围。 (一)清代乾隆年间的姚鼐,把中国学术分为三大类:义理、考据、辞章之学。 (二)清代同治年间的曾国藩又增加一类“经世之学”,又叫“经济之学”,即经帮济国,国家管理之学。 曾国藩认为:“义理之学是国家管理之学,在孔门,义理之学属于德行一类。词章之学在孔门属于言语之科。经世之学在孔门属于政事之科。考据之学是汉学,在孔门属于文学之科。” 注: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孔门的“文学”是文献典籍之学。) 曾国藩认为“汉学”专指儒家之学,也即“考据之学”。从汉朝以来,汉儒研究经学的方法、特点,就是考证古书原委、名物制度、古代文字意义、探讨书中的微言大义。这就是考据学的源头,清代称之为“朴学”。 曾国藩还认为和“汉学”相对的是“宋学”。“宋学”是义理之学,起源于宋朝,侧重发掘思想和意义方面,有主观的东西,主观臆断性很强。 1、义理之学 经学、子学、玄学、佛学、理学 2、考据之学 言语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校勘学、考古学、金石学、敦煌学 3、经世之学 天文学、地理学、历算学、博物学、医学、兵学、政治学、自然科学 4、词章之学(扩展为文学艺术) 文章学、文法学、修辞学、诗学、词学、散曲学、戏剧学、小说学、俗文学、文学批评 可见,分类随时代而不同。社会需要不断扩大,分类日益精细、新科目不断增加、视野日益增广。 外国人眼中的国学是中国的历史学、语言学、佛学、禅学、道学、经学、敦煌学、吐鲁番学。 三、国学的研究方法 首先要读书。读书要得其法,读书的主要方法有: (一)通文献 1、由史志目录,以知书的撰作流传情况。 看书要从目录学入手。 目录学的作用: 窥知所研究范围的大略情况 明了学术的源流(学问从哪开始、师承情况) 知道书籍的存佚情况(古书一分类,即去其一半) 知道书籍的典藏情况(目录书一般注明此书藏于何处) 《中国善本书籍目录》(上海图书馆) 明了典籍的真伪 考知版本的优劣 注:国学的分类、图书目录的著录是由刘向、刘歆父子开始的。 《汉书*艺文志》就是根据其著成,后世学者都根据其体例而定。 《隋书*经籍志》(唐*魏征)还记载了书籍的存亡情况。“经籍志”和“艺文志”名不同而实同。 公藏书可以在《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中查到。 私藏书可以在 唐*杜佑(杜牧的祖父)《通典》、宋*郑樵《通志*艺文略》、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明*焦宏《国史经籍志》中查到。 此外,还有增补历代艺文志的文献,如王宗习的《二十五史补编》。 有关问题还可以看杨家骆的《中国学术名著*目录学》、张之洞的《书目问答》(指示应该读什么,某类书哪个最好)。 2、由提要以知书的内容大要。(决定是否该读,如何读) 提要书最早的是刘向的《叙录》。 注:刘向整理国家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石家庄铁道大学《线性代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pdf VIP
- 不同因子对酸茶品质及高含量ga形成的影响茶学专业论文.docx VIP
- 2024年秋国开《行政复议法》形考任务1-4(答案).docx
- 第1讲物质的分类及转化.docx VIP
-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产品技术要求(软件产品).pdf VIP
-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卤代烃》教案二.doc VIP
- 新版高血压常用药物治疗方案介绍.ppt VIP
- 2024-2025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优秀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