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题 目: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学 院:文学院09级 专 业:广告一班 姓 名:黄曼晖 指导教师:周福岩 完成日期:2011.12.17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今年十月份,我校一名女大学生跳楼身亡,引起了一阵热议。我们基本上从没想到过这种事情会如此近距离地发生在我们身边。没过多久,与朋友闲聊,偶然得知他们学校也有一对情侣跳楼殉情。 这种事在大学似乎屡见不鲜,在令我惋惜和“恨其不争”的同时,也不禁要问,大学生自杀行为到底是一种偶然现象,还是已成为一种社会趋势?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大学生的自杀行为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他们自杀的成因。 根据资料显示,自杀是我国人口的第五大致死原因,也是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死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大学生自杀率在逐年攀升。中国社科院在《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披露,自2000年以来,媒体报道有自杀大学生281人,仅2004年媒体报道内地23个省份近100所高校有116起自杀事件,造成了85人死亡。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自杀问题日趋严重。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在其名著《自杀论》中认为:自杀虽然是一种个人现象,但其原因主要不是取决于个人的内在本性,而是取决于支配着个人行为的外在原因,即外部环境及带有某种共性的社会思潮和道德标准。 自杀并不是个别人单一的心理现象,而是人们与社会结构、价值观、信仰和规范等外在的符号系统的异化程度,是某一社会发展趋势的表现。 由此可见,一个人选择自杀很大程度上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从高考的压力解放出来,他们在上大学之前,基本处于封闭应试环境中,严重存在着社会化不足和过度角色化的问题(《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进入大学后,他们必须学会脱离父母的近距离呵护独立生活,并学习与异性交往。他们身处一个每个人的个性迥然不同的环境中,面临竞争和人际关系的压力,家庭贫困的学生还面临着经济的压力和攀比消费的压力,而这个环境与他们之前十年来所处的应试环境是大不相同的,由此而产生的心理落差和挫败感也会显得更为强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由联合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家庭规模有迷你化的趋势;其次是我国贯彻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计划生育的一代,是独生子女,他们享受更多的呵护,同时也承担了更多的期望,变得更为脆弱。 与此同时贫困家庭和单亲家庭也在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为中国社会带来的颠覆性的变化早就了说不清的富人,却也加剧了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目前,我国贫困大学生数量约为300万,占学生总数的25%。而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开放,人们对离婚不再“谈虎色变”,离婚人数逐年攀登,造成了单亲家庭的不断增加。在上海,单亲家庭已占到总数的2%~3%,与之相伴随的是离婚率从1979年到1993年上升了34.4倍。 家庭小型化和分裂化是极易导致青少年的抑郁和轻生,同时也造成了家庭人口数的减少。迪尔凯姆认为,“在一个人口不多的家庭里,共同的感情和怀念不可能十分强烈,因为没有足够的意识来再现这种感情和怀念。在这种家庭中,不可能形成作为联系同一群体成员之间纽带的强大传统。”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越是活跃与不间断,这个集合体就越是统一和牢固。家庭的构成越牢固就越能避免自杀。当个体遇到挫折时,家庭所能给予大学生的情感支持减少了,贫困家庭所能给予的经济支持也减少了,个人变得更加孤立无缘。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越有效,对自杀的态度越倾向于反对,这也间接的证明了迪尔凯姆的观点 学校是大学生平时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学校的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大。但现在的大学校园与我们所经历的高中初中时截然不同的。首先大学内部存在着价值观的多元化,油漆是推崇个性自由和解放,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但同时学校成员之间的整体性和凝聚力也会降低,成员之间的交流减少,甚至有时会因个性差异而造成严重的冲突。个人与群体却逐渐疏远,人们的集体感日益消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冷漠。这样一旦个体遇到困难,就很难在群体中获得安慰和支持,甚至有时会因此激起对群体的排斥和反对。 迪尔凯姆认为:“在一个有凝聚力和生气勃勃的社会里,彼此不断交流思想和感情,如同一种相互的精神支持,这种支持使个人不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而是分享集体的力量并在他自己的力量到了极限时从中得到鼓舞”。而现在的客观情况使得个人的可以交流和倾诉的对象与机会变得少了。我知道一个低一届的女孩子,她因为失恋在寝室里喝闷酒,最后喝到胃出血被送到医院,而她寝室里的人之后才知道。个体在遇到困难时无处倾诉,也无处发泄,只能借酒浇愁。这正是个体之间缺乏交流带来的后果。 Durkheim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压力与影响是自杀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