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枯萎病介绍.ppt
图 番茄枯萎病(2) 瓜类枯萎病(Melon wilt) 主要危害黄瓜、西瓜,也可危害甜瓜、西葫芦、丝瓜等。. 症状 植株萎蔫、枯死。 成株期 一般在开花结瓜后发生。叶片从下而上或自后向前萎蔫;茎蔓或茎基纵裂,并可溢出黄褐色胶质物。病根褐腐,纵切病茎检查,可见茎部维管束变褐色。潮湿条件下,病部表面有白色或粉红色的霉(注意与瓜疫病的区别)。 幼苗 子叶或全株萎蔫,茎基变褐缢缩、猝倒。 黄瓜枯萎病与疫病症状的异同点 共同点 病株外观呈萎蔫状 不同点 黄瓜疫病 染病的蔓茎维管束不变色。茎节表面变褐,缢缩成线状;并可侵害果实引起果腐,潮湿时果面出现稀疏的白色霉状物。 黄瓜枯萎病 染病的茎蔓维管束呈褐色病变;染病茎基部潮湿时长出黄白色至粉红色粉状霉;不侵染果实。 瓜类枯萎病 控制措施 选育抗耐病品种 加强栽培管理 轮作(黄瓜至少3年、西瓜7年)、深耕、晒田,施腐熟的肥料,控制氮肥。 嫁接防病 瓠瓜、葫芦嫁接西瓜,黑籽南瓜嫁接黄瓜。 种子处理 从无病株采种。种子消毒,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福尔马林100倍液、50%多菌灵液或 10%双效灵液浸种30分钟。 喷药、灌根 座果初期开始喷药,可用40%三唑铜、多菌灵或10%双效灵液;发病初期,拔初病株,药液灌根,50%多菌灵、10%双效灵等,每株300-500ml,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 生物防治 木霉菌拌种、土壤添加剂 * * 可危害瓜类、豆类、茄果类以及柑橘(检疫)等植物。 症状 造成植株萎蔫,逐渐发黄、枯死。引起茎部维管束变褐。 病原 为真菌半知菌亚门尖镰孢菌(Fusarium osyporum ) 引起。 枯萎病(wilt) 番茄枯萎病 番茄枯萎病 枯萎病 左豇豆、右丝瓜 瓠瓜类枯萎病 西瓜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 瓜类枯萎病 病原 属真菌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和瓜萎镰孢菌[ Fusarium bulbigenum Cooke et Mass. Var. niveum (Smith)] 主要是尖镰孢菌,有许多不同的专化型,黄瓜为F. oxysporumf. sp. cucumerinum ,西瓜为F. oxysporum f. sp. niveum,甜瓜为 F. oxysporum f. sp. melonis,苦瓜为 F.oxysporum f. sp momordicas,西葫芦为F.oxysporum f. sp. lagenariae,丝瓜为F. oxysporum f. sp. luffae,冬瓜为F. oxysporum f. sp. Benincascae。还有生理小种的分化。 菌丝、大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厚垣孢子 图 瓜类枯萎 病原 大 型 分 生 孢 子 小 型 分 生 孢 子 分 生 孢 子 梗 厚 垣 孢 子 瓜类枯萎 发病规律 有潜伏侵染的特点,一般当年无再侵染 越冬 菌丝体、厚垣孢子、菌核 土壤、病残体、肥料、种子 萌发 侵入 初侵染 发病 传播 传播 分生 孢子 农事操作 雨水 地下害虫 线虫 病害循环 伤口、裂口 瓜类枯萎病 发病规律 越冬 病原为土壤习居菌,以厚垣孢子、菌核、菌丝体在土壤,病残体,粪肥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但带菌率低。 传播 农事操作、雨水、地下害虫及线虫。 侵染 从根部伤口,根及茎基裂口侵入,后扩展到维管束,引起维管束病变。 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现象 幼苗带菌,多数到开花、结瓜时才表现症状。 一般无再侵染(积年流行病害)。 病害循环 栽培管理 连作地;地势低;水分管理不当;耕作粗放,土壤脊薄;施未腐熟的肥料;地下害虫及线虫多,发病重。 温度 发病最适温度24-28℃;适宜的土温为20-23℃,底于15℃,或高于35℃病害受到抑制。 品种 有差异,杂交一代表现抗病,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抗性差。 瓜类枯萎病 发病规律 发病条件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