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学习讨论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学习讨论 汪树理 物候和地学知识的积累 1.物候知识 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丰富物候知识的著作---《夏小正》 记载有物候,天文和与之相对应的农事活动。 内容: 《夏小正》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全文共四百多字。它的内容是按一年十二个月,分别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特别是生产方面的大事。书中反映当时的农业生产的内容包括谷物、纤维植物、染料、园艺作物的种植,蚕桑,畜牧和采集、渔猎;蚕桑和养马颇受重视;马的阉割,染料的蓝和园艺作物的芸、桃、杏等的栽培,均为首次见于记载。《夏小正》文句简奥不下于甲骨文,大多数是二字、三字或四字为一完整句子。其指时标志,以动植物变化为主,用以指时的标准星象都是一些比较容易看到的亮星,如辰参、织女等。 2.其他记载物候知识的著作: 《诗经》 《国风·豳风·七月》 《小戴礼记》 《月令》 《吕氏春秋》 《十二纪》 《淮南子》 《时则训》 《逸周书》 《时训解》 《时则训》所记载的物候知识完全抄自《十二纪》,没有什么发展。但是《淮南子·天文训》是第一部记载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献。 《时训解》则把《夏小正》和《十二纪》所记载的物候按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依次叙述,这就使物候观测和季节气候的变化结合的更为紧密,是我国古代物候学的一大进步。 1.气象记述 天气的情况如晴,雨,风,雪等和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人们很早就开始这方面的观察,但有文字记载的材料是从甲骨卜辞(商代)开始的。 商代人们对于风雨,阴晴,霾雪,虹霞等天气变化十分关注,关于晴雨的甲骨卜辞比比皆是,甚至保留有连续十天的气象记录,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气象记录之一,也是我国后世传统气象记录的先声。 甲骨卜辞中的气象记录: 壬申雪;止雨酉昼;乙卯雹;乙酉大雨等,表明了当时的一些雨雪起止时间。 对于雨,从量上有所区分:“大雨”,“小雨”,“多雨”,“足雨”,“无雨”等。 对于风,从强弱上有所区分:“大风”,“小风”,“大掫风”等。 对于风的方向,还有“东风曰协,南风曰俊,西风曰大,北风曰烈”。 对于风,云,和降雨雪的关系,人们已经通过不断的观察产生了比较科学的认识: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天上彤云密布,就要下大雪。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即东风容易带来雨水。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即早晨太阳东升,看见西方有虹,不久就要下雨。 2.地形和地图知识: “地道变盈而流谦”:意思是说地表的起伏形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地区高山会逐渐降低,低地会逐渐升高。(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崪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可能是周幽王二年发生大地震时的写照。《史记·周本纪》上说这一年“周三川皆震·······三川竭,岐山崩。” 《诗经》里,不同的地形有不同的名称,如“山”,“岗”,“丘”,“陵”,“原”,“洲”等。对于山,有草木的成为“屺”,没有草木的称为“岵”。对于丘,根据形状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如“宛丘”,“阿丘”,“顿丘”等。说明当时对地形已经有比较细致的观察。 关于地图知识,有这样的传说:夏禹铸造过九个鼎,鼎上各有不同地区的山川,草木和禽兽图,而且九鼎一直到秦代才被销毁。 商,周时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商品交换和人们来往的扩大,地理知识较之原始时期和夏代大大丰富。卜辞中屡屡出现“东土”,“东鄙”,“西土”,“西鄙”,“北土”,“南土”,“南邦方”等的记载。 《尚书·洛诰》和《诗经·周颂》的《般》篇中明确讲到了地图。 以上讲到的地图,时间都在三千年前的周初。从地图上可以知道山川,城邑的位置,说明当时地图已有一定规格要求,至少能够表示出地物的大致方位。 初期的医药学 1.巫和医的分化 商代的巫和医: 奴隶社会初期的医药知识,仍处于巫和医不分的原始阶段。到了商代中叶,已经有了初步发展。甲骨卜辞中关于疾病的记载有近五百条之多。 据研究,殷墟甲骨文中涉及的疾病有头,眼,耳,口,牙,喉,腹,鼻,足,趾,产等十多种部位,称作“疾口”,“疾首”,“疾齿”,“疾足”,“疾身”等。 见于卜辞的病名有:“风疾”外感头痛,武丁曾患“瘖疾”(喉病),还知道有传染性的疟疾。 起病的原因,从卜辞看,有四个方面: 一天帝,祖先所降; 次是鬼神崇祸; 再次是妖邪之蛊; 又次是气候变化的影响。 治疗疾病的方法: 由“巫”进行祭祀祝祷等迷信活动,以祈疾病痊愈; 由“巫”用药物治疗。 在商代,医和巫,治疗和迷信,科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