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潮汕方言歌谣辞格研究
潮汕方言歌谣辞格研究 林 朝 虹 (韩山师范学院 潮州师范分院,广东 潮州 521000) 摘要:潮汕方言歌谣,是指流行于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及海丰中部一带 以潮汕方言为载体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在 845首潮汕歌谣的封闭研究对象中,使用最广泛 的辞格依次是重叠、起兴、顶针、比喻、对比、铺排、比拟和夸张。起兴、比喻和比拟三种 辞格共使用 785处,使歌谣平添语音上的声律美,情感上的内敛美和形象上的表现力,增强 歌谣文本的联系美;运用对比、铺排、顶真的歌谣近 500首,使歌谣语势连贯,语气连绵, 结构严密,整齐匀称,达到语言均衡的美感;600多首歌谣运用了重叠,使歌谣凸显了强化 语意和主题、增强音律和乐感的侧重美;夸张辞格的巧妙使用,增强了歌谣表现生活的张力 和感染力,体现了一种变化的美感。 关键词:潮汕歌谣;辞格 潮汕方言歌谣,是指流行于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及海丰中部一带以潮汕方言 为载体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不包括潮汕地区的畲族歌谣和客家山歌,具有明显的民系族群 地域特征。它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类别,曾通过华语电台、报纸、书刊、网 络等多种传媒,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一带流布。1992 年新加坡“艺术之家”就曾组织过当 地华人孩子吟唱潮汕歌谣,产生了强烈的感染效果。“同声同歌,从某种意义上看,方言歌 [1]123 谣也是一条连结中国本土和海外华人的纽带。” 本研究参考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各种歌谣集以及潮州、汕头、揭阳、南澳、普宁等 市县资料本,除去客家山歌、畲族歌谣及相同和基本相同的,总共 845 首不同歌谣。本文把 845 首潮汕歌谣作为一个封闭的研究对象,以林朝虹、林伦伦编著《全本潮汕方言歌谣评注》 ①的歌谣为文本依据,尝试以定性描写为主,定量统计为辅的研究方法,通过实证材料,从 辞格角度对潮汕歌谣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为现代汉语的修辞研究提供鲜活的民间 素材,从语言学的角度为潮汕歌谣文学价值、历史价值、民俗价值的总结提供参考。 通过对 845 首歌谣进行分析、统计,笔者发现潮汕歌谣中使用最广泛的辞格依次是重叠、 起兴、顶真、比喻、对比、铺排、比拟、夸张等 8 种,具体数据如下: 辞格 重叠 起兴 顶真 比喻 对比 铺排 比拟 夸张 首数 635 476 226 211 126 110 98 53 比例 75.1% 56.2% 26.7% 25.0% 14.9% 13.0% 11.6% 6.3% 一、起兴、比喻与比拟:潮汕歌谣联系美的辞格 如果说比拟、比喻是利用心理联想机制,把甲物当乙物来写或用另一事物来描绘所要表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潮汕方言歌谣收集整理与资料库建设》(批准号:GD11DL01)。 1 【作者简介】林朝虹(1970-),女,广东揭西人,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高级讲师,硕士。 ①花城出版社,2012 年 10 月版;全文引用歌谣均据此版。 现的事物,而起兴则是利用听觉上的联系,把与正句意义没有联系或尚有联系的兴句连接起 来,使歌谣在形式和内容方面产生合理的自然的联系。潮汕歌谣广泛运用了起兴、比喻、比 拟这三种辞格,充分体现了歌谣文本各种联系上的美感。 (一)起兴 比喻、拟人是超常联系的手段,起兴是否也是?起兴即兴,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表现 手法。关于 “兴”,有不同看法:南朝梁·刘勰解释为:“兴者,起也。······起情者;依微以 拟议”[2]601 ,他认为所托之物与所要言之物之间有某种联系;而清·姚际恒则说:“兴者, 但借物以起兴,不必与正意相关也”[3] 。笔者认为起兴在潮汕歌谣中具有如下功用: 1.起兴起韵律之用,含有隐约联系,增强歌谣的声律美 近六成的潮汕民谣用上了“兴”,根据运用情况大致可分为两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生物_-_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__PPT课件_(一).ppt
- 内 幕交易理论的普通法基础.doc
- 健身[一].ppt
- 利用a spENADSIM模拟变压吸附分离过程.pdf
- 利用全自动固相萃取系统实现海水中油类测定.pdf
- 利用含铬芒消深加工生产硫化碱及元明粉工艺技术.pdf
- 傳播政 治經濟學.doc
- 农用地集约利用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分析——以新 疆拜城县为例.pdf
- 利用断层气_土气氡_探测琼北地区的断裂活动性.pdf
- 利用心理学在股市赚钱.pdf
- 烧结杯试验室与6# 烧结机生产技术指标对比的试验研究.doc
- 生物可降解络合剂聚天冬氨酸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J].doc
- 由表1, 表2 可以看出, 我国2009 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氯霉素滴眼液与WHO 示范目录中的四环素眼药膏和庆.doc
- 盐城方言古全浊上及浊去字的今读.pdf
- 现代性的视野 两种“性灵” 及林语堂对中国文化连续性的重建.doc
- 磷酸盐和石灰对污染红壤与黄泥土中重金属铜锌的钝化作用[J].doc
- 第十一讲:营养与健康.pdf
- 等离子体图像诊断中带吸收校正的轴对称重建 论文.doc
- 粮食四散化过程中扦取样品的几种方法[J].doc
- 精神隐喻背后的“失认” 与“失神”.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