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IFI技术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开题报告_最终稿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专业 2008级(2012届) 1 班 邓朝超 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Wi-Fi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Wi-Fi与蓝牙技术一样,同属于短距离无线技术,是一种网络传输标准基本服务单元、分配系统、接入点等。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有3G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和相关技术,Wi-Fi的组建和认证,Wi-Fi和3G技术的融合和互补,以及Wi-Fi技术前景及发展。
毕业设计(论文)专题部分:
Wi-Fi和3G技术的融合与互补
█指导教师: (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 (签名) 年 月 日
█系教学主任: (签名) 年 月 日: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2008级( 2012 届)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Wi-Fi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 邓朝超 指导教师 许艳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对于GPRS、CDMA1x、1xRTT、EV-DO、EV-DV等技术而言,上下链路数据业务的对称性是Wi-Fi的一个明显优势。对于3G室内的2Mbit数据速率,Wi-Fi也具有绝对的优势,它目前采用的是802.11b标准,理论数据速率可达11Mbit,实际的物理层数据速率支持l、2、5.5、11Mbit可调,覆盖范围从100-300m。随着802.11g/a、802.16e、802.11i、WiMAX等技术、协议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加上Wi-Fi联盟对市场快速的反应能力,Wi-Fi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Wi-Fi是目前无线接入的主流标准,在Intel的强力支持下,Wi-Fi已经有了接班人。它就是全面兼容现有Wi-Fi的WiMAX,对比于Wi-Fi的802.11X标准,WiMAX就是802.16x。与前者相比,WiMAX具有更远的传输距离、更宽的频段选择以及更高的接入速度等等,预计会在未来几年间成为无线网络的一个主流标准,Intel计划将来采用该标准来建设无线广域网络。这相比于现时的无线局域网或城域网,是质的变革
家庭和小型办公网络用户对移动连接的需求是无线局域网市场增长的动力,虽然到目前为止,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仍然是目前Wi-Fi用户最多的地区,但随着电子商务和移动办公的进一步普及,廉价的Wi-Fi,必将成为那些随时需要进行网络连接用户的必然之选。
设计(论文)提纲
一 绪论
1、课题背景及意义
2、发展现状
3、3G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4、3G相关技术
二 Wi-Fi的关键技术
1、Wi-Fi的相关技术
2、Wi-Fi的组建
3、Wi-Fi的认证
三 Wi-Fi和3G技术应用
1、Wi-Fi的发展方向
2、Wi-Fi和3G技术的融合
3、Wi-Fi和3G应用的互补
四 Wi-Fi技术前景及发展
1、Wi-Fi在中国发展——北京
2、Wi-Fi的未来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唐思敏. WIFI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2] ANSl/lEEE Std.802.ll,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Layer(PHY) specifications[S].1999.
[3] 陈文周.WiFi技术研究及应用
[4] 殷瑞祥. 现在通信系统.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 王辉. 光纤通信.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6] 樊昌信,曹丽娜. 通信原理.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7] 陈佩青. 数字信号处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8] 吴彦文. 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9] 尤肖虎. 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电信技术,2003,(6):14-17
[10] 胡宏林,徐景. 3GPP LTE无线链路关键技术.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11] 唐熊艳.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及应用——WIMAX及WIFI.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12] 麻信洛,李晓中,董晓宁. 无线局域网构建及其技术.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13] 冯博琴,陈文革. 计算机网络.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4] 刘剑,安晓波, 李春生. 无线网络通信原理及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5] 牛伟,郭世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