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清朝法制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扼杀.docVIP

论述清朝法制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扼杀.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述清朝法制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扼杀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中国法制史 论文题目:论述清朝法制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扼杀 学生姓名 李 颖 专 业 工商管理 层 次 专升本 批 次 111 学 号 W130230111024 学习中心 迁西电大 2012年 2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摘要 清朝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我国当时同样处于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但是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导致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并没有得到合适的土壤,最终导致国力羸弱。本文的研究,从法制的角度分析清朝时期我国资本主义收到的遏制,从法律的视角去审视我国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外部环境和法律环境。 关键词:清朝;法制环境;资本主义;贸易;禁海 目 录 前言 1 1.对本国商人的管理规定 1 2.对商品进出口的规定 2 3.对外商的管理规定 2 4.海禁与迁海法规 2 结束语 4 参考文献: 4 前言 近现代资本主义发端于西方的海洋文明,西方国家以坚船利炮为武器,扩张海权,掠夺殖民地,通过快速扩张的手段而迅速发迹,成就了西方国家近二百年来的辉煌。而对于具有传统农业经济基础的中国来说,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同样具有发展的势头和客观需求,尤其是明朝中后期,中国国力在世界上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海洋领域的探索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郑和下西洋可以说是我国海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但是到了清朝的中后期,来自于海洋的冲入导致清政府采取了禁海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禁止海洋贸易的开展和文化的交流,并伴随着清政府自身能力的衰弱,最终导致鸦片战争的发生,将我国拖进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之中。可以说清朝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对我国早期的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负面作用。 1.对本国商人的管理规定 清朝对出海商人实行严格管理。按照规定,出海贸易需要在地方官处进行登记审核。登一记的内容十分详细,包括姓名、年貌、籍贯以及出海人员状况等等,以备汛口查验。登记内容审查合格后,要有领右保结,才能获得出海执照,官方要在出海船身上烙号刊名,令守口官牟验查,准其出入贸易。此外,政府还发明了腰牌制度,商、渔各船户、舵工、水手、客商人等,各给腰牌,刻明姓名、年貌、籍贯并将商船与渔船严格区分,船身各刻商、渔字样。 清朝对本国商人出海登一记的规定并无可非议之处,对贸易商民进行严格登一记审查是一国的基本职责,腰牌制度也有助于打击海盗。但是清朝惟恐私人贸易发展脱离自己的控制,对出海船只大小进行限制,这对商业来说犹如釜底抽薪,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国远洋贸易。康熙二十三年开海之初,清政府规定,华商只许用石以下船只出海贸易,商船禁用双桅。远洋航行全靠双桅船只,禁用双桅杆实际上是禁止了远洋贸易。康熙四十二年规定有所放宽,商贾船可以用双桅,但梁头不得超过一丈八尺,舵水人等不得过二十八名。“限制政策造成海外经商的中国船只吨位难以提高,直到道光朝,载重量一般仅仅维持在吨上下。 随着私人贸易发展,大量沿海居民投入到贸易中,常常越年不归。朝廷将商人留居海外的行为看做对自己控制能力的威胁,于是贸易政策从对商人严格审查登记的制度转向严格控制商人出海的制度。 此后,清朝从三个方面制订了限制贸易的政策。首先是出台了禁止前往南洋贸易的禁令;其次,对商人出海携带粮食进行限制从而约束商人出海期限,防止出海不归;第三,加强了对出海百姓的审查与控制。康熙的禁南洋贸易政策不仅打击了中国的海外贸易,而且给沿海百姓生活带来巨大的困难。 2.对商品进出口的规定 清朝中后期一直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生齿日繁,粮价愈贵,尤其是江浙等沿海省份表现的十分明显。当时都察院全都使劳之辨向皇帝报告,江浙米价很高,其主要原因是内地商贩将米运出外洋之故。于是康熙规定,各海口加强巡察,不许商人私贩米粮出洋,之后历代皇帝屡次规定禁止米谷出口。在乾隆朝,将粮食控制范围扩大,除了米,“偷运麦豆杂粮出洋者,照偷运米谷之例科断”。 对丝与丝织品的管理也体现了朝廷在市场规则面前不得不退让的过程。与粮食一样,丝及丝织品价格日贵也是清朝面临的一大问题,清政府将这一状况的原因归结于大量丝斤出洋,于是采取了禁止出口的办法。乾隆二十三年规定,“江、浙等省丝价日昂,以该地方滨海,不无私贩出洋之弊,令江浙各省督抚转伤滨海地方文武各官,严行查禁。”“由于丝织品是清朝大宗出口产品之一,朝廷又将禁令扩展到以丝斤为原料的丝织品,“查绸缎等物,总由丝触所成,自应一体严禁,请嗣后绸缎棉绢,如有偷漏私贩者,亦按励两多寡,分别科罪”。 3.对外商的管理规定 开海之初,康熙对西方商人来华贸易持积极鼓励态度。1685年,清廷就允许英国公司在广州、厦门和台湾设立商

文档评论(0)

phl8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建筑从业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2日上传了建筑从业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