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及邻区的动力学分析与区域构造演化
地 质 科 学 2007 年 4 月 CH INESE JOURNAL OF G EOLOGY 42( 2) : 362 381 ( ) * 1 2 3 侯明金 朱 光 JacquesM ercier 3 1 P ierre Verg ly 王永敏 ( 1.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合肥 23000 1; 2.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合肥 230009; 3. Dp rtem en t des S ciences d e l T erre, U n iversitde P ris- Sud, F. 9 1405, O rs y, Fr n ce) 依据区域构造层次 分, 采用构造筛分法, 层层深入, 层层筛分, 确定发生于各个不同 时代地层 /岩层内的断裂活动的同期及叠加的应力场特征。综合所有的同期应力场特征及辅 以叠加的应力场特征来验证, 从而确定了一个连续的、完整的断裂活动的应力场演化序列; 结 合区域构造变形特征分析, 阐明郯庐断裂带 (安徽段 ) 的构造演化。应力场分析显示: 晚三叠- 早侏罗世应力场为北北西 南南东或近南北向挤压, 属古特提斯构造域, 断裂发生 同造 山走 滑; 早 白垩世早期, 应力场为北西 南东向挤压, 断裂发生左行走滑运动, 中国东部处于西环太 平洋构造域; 早 白垩世晚期 古新世 (始新世 ) , 区域发生北西 南东向伸展作用, 断裂 处于伸 展断陷作用阶段; 新生代, 受区域上近东西向的挤压作用影响, 断裂发生挤压逆冲兼右行走滑 作用。 构造筛分 应力场分析 区域构造演化 郯庐断裂带 (安徽段 ) 中-新生代 : P 542 : A : 0563- 5020( 2007) 02- 0362- 20 郯庐断裂带斜贯中国东部, 总体走向北北东, 绵延上千公里 (徐嘉炜, 1984; Xu et l., 19 87) 。其安徽段是指北从安徽五河县大巩山地区, 经明光市的石门山, 定远县的池河、 藕塘和界牌, 肥东县的桴槎山和桥头集, 向南经庐江、桐城、潜山、太湖和宿松, 止于长江 北岸。向南的延伸被认为是江西的赣江断裂带 ( 梁兴等, 2006) 和湘东北的长沙 平江断 裂 ( 许德如等, 2006) 。在中-南部横切秦岭 大别 苏鲁造山带并将此造山带左行错移 ( 徐嘉炜, 1984; X u et .l, 1987; X u, 1993; 万天丰等, 1998; 朱光等, 2002, 2004 , 2004b, 2004 c, 2006 ) 。安徽境 内该断裂带由数条近于平行的主干断裂所组成, 在 SPOT 卫星影 像上有明显的表现。区域地质简图及卫片资料解译如图 1 所示。郯庐断裂带作为一条 分 性断裂, 在安徽省中-北部作为华北地块和大别造山带的张八岭隆起 ( 构造带 ) 的边 界断裂; 中-南部的脆性断裂地貌特征尤其清楚, 分 大别造山带和前陆的中-新生代盆 地。在前陆的红色盆地和褶皱带内发育有许多与郯庐断裂带平行或近于平行的断层可 归于郯庐平移断裂系统 ( Xu, 1993) 。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批准号: 40472 117 资助。 侯明金, 男, 1963年 6月生, 博士,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构造地质学专业。 2006 - 02- 13收稿, 2006- 03- 24改回。 2 期 侯明金等: 郯庐断裂带 (安徽段 )及邻区的动力学分析与区域构造演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