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的易安居士踪迹美国李清照诗词英译与研究.PDFVIP

彼岸的易安居士踪迹美国李清照诗词英译与研究.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彼岸的“易安居士”踪迹:美国李清照诗词英译与研究* 1 2 季淑凤 , 李延林 (1.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2.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摘要 :美国的李清照诗词英译与研究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本文以时间为序,分析了自冰心以来美国李清 照诗词的英语选译、全译情况、翻译策略特点及接受现状;对李清照诗词在美国的研究进行分类描述,归 纳出美国的新颖研究视角与观点。据此描绘出的李清照诗词在美国英译与研究的“路线图”,对于促进中 美学界关于该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美国;李清照诗词;英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李清照作为“婉约派”词宗不仅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显著地位,而且日益受到美国译 家及学界的关注。李清照诗词在美国的英译与研究究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对此进行全 面、细致的历时梳理已成为李清照诗词研究中的必要环节。 李清照诗词在美国的英语译介及研究肇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六十年代以后日渐繁 荣。1994 年,余宝琳(Pauline Yu)编著的《中国宋词的声音》(Voices of the Song Lyric in China)收录了关于李清照诗词研究的论文数篇[14];《李清照全集评注》(徐北文,1990) [26]、《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黄鸣奋,1997)[22]、《中国翻译词典》(林煌天, 1997)[24]以及博士学位论文《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郦青,2005)[25]均对美国李清照 诗词译介与研究成果做过阐述,但多有综述遗漏、间或语焉不详。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专业研 究的不断深入,重新审视美国李清照诗词英译与研究的过程及发展方向,并考察其带给中国 的启示,有利于推进中美学界就有关课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进一步促进中美文学、文化 的交流与合作。 二、 美国主要李清照诗词英译本 自 1926 年中国年轻学者冰心的论文《李易安女士词的翻译和编辑》起,至 2010 年美国 北西雅图社区学院(North Seattle Community College)人类社会学教授魏骄(音,Wei Djao) 英译的《此花不与群花比:李清照》(A Blossom Like No Other Li Qingzhao )的八十余 年间,美国李清照诗词英译文——或选译、或全译——不断涌现,令美国社会熟识了中国的 “婉约派”代表词人。 (一)主要诗词英文选译(10 首以上) 1926 年,冰心在威尔斯利(女子)学院(Wellesley College)的硕士学位论文即以李 - 1 -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旅行与赋形:美国李清照词英译研 究”(12YJC740038)及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词宗远游:美国 李清照词英译研究”(2012SQRW21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清照词的英语译介为选题,这标志着“易安词”被推介给美国的开端。作为学术例证,冰心 以清末王鹏运所辑《漱玉词》为底本选译了其中的 25 首,涵盖《声声慢》、《武陵春》等 经典词作。其译词沿袭了二十世纪初叶英语世界诸如庞德(Pound)、韦利(Waley)等汉诗 英译名家倡导的“散体”译法,译词舍弃拟古的韵律与冷僻的词汇,以现代英语口语、灵巧 的“形美”再现了“易安词风”。[21]若干译词于 1930、1989 年先后刊登于波士顿期刊《诗 人学识》(Poet Lore)与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译丛》(Renditions)杂志,分别 题为《中国萨福》(A Chinese Sappho )和《李清照:诗十一首》(Li Qingzhao: Selected Poems)[1] (Bing Xin, 1989: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