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推荐阅读.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大纲推荐阅读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大气科学 Chapter 1 大气组分、质量分布、和垂直结构 Chapter 2 太阳辐射与地球能量收支 Chapter 3 大气热力学与条件性不稳定理论 Chapter 4 水循环、云型、云微物理过程 Chapter 5 大气化学与气溶胶 Chapter 6 大气边界层 Chapter 7 地转动力学 Chapter 8 中纬度锋面气旋 Chapter 9 中小尺度与强对流天气 Chapter 10 大气环流、气候系统、与古气候 第二部分:行星大气 Chapter 11 行星大气 第三部分:海洋科学 Chapter 12 大洋环流与海气相互作用 推荐阅读 教材 1. Meteorology Today, 9th Ed, by C. D. Ahrens, 2009 /climate/wiki2/lib/exe/fetch.php/misc/book/meteorologytoday_e9_2009_ahrens.pdf 2. 大气物理教材:大气物理学v2,盛裴轩等,html 3. 气象学教材:天气学原理和方法v4 ,朱乾根,html 4. 入门教材: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v2,李爱贞等,html 网址 5. /courses/envsci/unit/text.php?unit=2secNum=1 6. /edu/k12/.ClimateandWeather 泛读 7. 人类的足迹:一部地球环境的历史,html 8. 世界环境史:人类在地球生命中的角色转变v2,html 9. 气候改变历史,html 10. 地球:行星的力量,html 纪录片 11. The Power of The Planet Earth ,5 集BBC 纪录片,美轮美奂的画面讲述大气海洋等圈层 /course.html?_21937_1 左侧“相关电影”栏目里可下载 Chapter 1 大气组分、质量分布、和垂直结构 学习要点: 1. 大气组分:了解大气的主要气体成分和痕量气体成分的比例;污染气体和气溶胶的主要 来源和时空分布特征; 2. 大气质量:密度的垂直对数递减;水汽的质量分布及其饱和水汽压的物理意义 (明白饱 和比湿、相对湿度的概念) 3. 大气的垂直结构:按温度分的四层的名称、高度范围、成因、大气特征 理解和思考: 1. 平流层臭氧的形成机理、对地球大气有什么特殊贡献? 2. 水汽的饱和是什么意思? 表1.1 地球大气组分(25km 以下平均)。表中未列水汽H2O,大约占地球大气的1%,但 时空很不均匀,变化范围为0-4% 。大气组分从功能上可分为惰性(近惰性)气体、温室气 体、污染气体、和气溶胶。从含量大小可分为大量气体和痕量气体。重点需了解O2/O3 , CO2,H2O。 图1.1 大气的垂直温度廓线 对流层积雨云的主要高度:1-20km;喜马拉雅山的高度为8.8km;飞机的飞行高度介于对 流层高层到平流层低层之间10-25km (短航线飞行高度较低;长航线飞行高度较高);注意 理解平流层的成因是臭氧;理解气压和高度之间的关系,并记住关键高度:对流层顶 100mb (15km),平流层中层10mb (30km),平流层顶1mb (50km);中层顶0.01mb (80km);了解华氏温标与摄氏温标的对应关系F=(C*9/5)+32 (口算经验公式C=(F-30)/2 ) 图1.2 饱和水汽压随温度的变化曲线。0 度时饱和水汽压约为5mb;15 度时 (地球平均 温度)饱和水汽压约为10mb (绝对湿度约为10g/m^3 );0 度以上饱和水汽压基本随温度 呈指数增长 (见此图A );0 度以下时(见此图B),饱和水汽压预示着水汽呈 “过冷水”状 态,而实际水汽压通常比“过冷水”要低,接近冰面饱和水汽压(图B 中虚线)。 Chapter 2 太阳辐射与地球能量收支 学习要点: 1. 太阳短波与地球长波:形成机理,季节循环,辐射谱 (中心谱线) 2. 大气对辐射(短波、长波)的影响 3. 温室效应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