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溯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PDF

诚信溯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诚信溯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年9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Sep.2016 第36卷第5期(总139期)  Journ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ol.36(SumNo.139) DOI:10.15896/j.xjtuskxb.201605011 诚信溯源 1 2 陈学凯 ,鲁建辉 (1.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710049;2.湖北医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湖北 十堰442000)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诚信”观念经历了几千年的缓慢发展,春秋以前,受生产方式制约, 人们只有“忠信”观而无“诚信”观;其后伴随生产方式的变革,“忠信”的升华激发了“诚信”的萌芽,然而“诚 信”只在少数思想家那里流行,未能成为大众的主体精神;秦汉至清末两千余年的帝国时代,随着人身与人格 依附的变化,诚信作为主体精神的彰显也高低不齐;历史告诉人们,诚信与否的基础在于降低人身与人格的 依附,以培植主体精神的独立自主性最为关键,这是建立稳固诚信社会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诚信;忠信;信;忠;诚 [中图分类号] B21;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45X(2016)05006006   国人的“诚信”观念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 从西周说,《?》“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 大,从弱到强的历史发展过程。基本上呈现“信”、 [3]398 [3]421 亡,闻言不信” ,《困》“有言不信” 。《彖》、 “忠”、“忠信”、“诚”、“诚信”这样一条脉络。对于 《象》之中有“信”无“忠”、“诚”。问题是《乾 ·文言》 “诚”本身,也是由一个文化的普通概念发展为核心概 有“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忠信,所以进 念,再到与“道”并立的最高哲学概念。 [3]46-48 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其中出现“忠 信”一词,“诚”两见。由于句中“信”、“忠”、“诚”三个 一、从字源看“信”、“忠”、“诚”的发展与相互关系 概念一齐出现,而且相互联系紧密,各自的涵义又极为 “信”、“忠”、“诚”从字源来看,它们都没有甲骨 饱满,本文认同“诚”字出于战国说,应在《孟子》一书 文,“信”、“忠”两字最先出,而且使用广泛,其中“信” 产生的前后。 比“忠”多见。今人可见的“信”的异体字有五种,相互 《左传》中“信”字二百余见,观其大意已经是当时 间差异比较大,“忠”有两种构型相近的异体字。“诚” 流行的核心概念。“忠”也常见,约七十次,多与“信” 字明显晚出,只有繁体的写法。 联用。“诚”仅出现一次,“齐、圣、广、渊、明、允、笃、 从字的使用看,《诗经》中有“信”字,约五十余见, [4]636-637 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 ,观其语意,已具备形 [1]439 如“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人之为言,苟亦无 上韵味。 [1]372 信”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