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16-心理治疗要领.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治疗 (Psychotherapy) 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述 心理治疗的概念 心理治疗:以医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前提,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医生用心理学的技术和手段,改善、矫正和消除病人的不正确认知活动、情绪障碍、异常行为和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治疗实践中,心理治疗与药物、手术和理疗一样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同样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不同点) 1.对象:有心理困扰(心理冲突)的正常人; 2.内容:心理咨询解决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 3.目标: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即通过心理咨询服务,使来访者摆脱心理困扰,增强适应能力,充分开发潜能,提高发展水平; 有心理异常(变态人格、神经质)的病人。 诊治某些病人的异常心理,如神经症、性变态、人格障碍、行为障碍以及心身疾病等。 纠正异常心理,即通过心理治疗,消除或缓解病理症状,恢复正常生活。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共同点) 1.两者采用一样的理论和方法; 2.两者都注重建立帮助者与求租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3.在实际工作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很难截然分开。 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述 一、心理治疗的原则 和谐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计划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 必威体育官网网址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中立性原则 三、心理治疗的对象 精神分析技术 1.自由联想 2.释梦 3.阻抗分析 4.移情分析 自由联想 Free association 自由联想 :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技术。即让患者不加修饰地说出自己头脑中的一切想法和感情。治疗者从其谈话中分析其中的心理含义,揭示其潜意识中的冲突。 梦的工作(Dream work) 梦隐义 梦显像 第1步:是在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 (梦隐义) 第2步:检查官促成梦的伪装变形 浓缩、转移、象征、暗喻 (梦显像) 释梦(Dream analysis) 梦显像 梦隐义 阻抗分析 阻抗(resistance):在自由联想时患者会无意识地压抑或抵抗某些思想或情感,不让它们进入意识。因为他们害怕承认它们会给自己带来威胁和屈辱。 移情分析 移情(transference):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患者会对治疗师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不是针对治疗师的真实情感,而是患者过去对其他人感情的重现。患者把治疗师当作自己生活中的主要人物,把 对别人的感情发泄到治疗者身上。 反移情(anti- transference )精神分析中,治疗者对病人也会产生情感反应。将对自己生活中他人的感情投射到病人身上,对病人产生相同的情感反应。 认知领悟心理疗法 步骤 直接会面晤谈 叙述 询问 分析 解释 适应:强迫症、恐怖症、性变态等 小结 精神分析疗法即通过自由联想法、释梦、移情分析、阻抗分析等技术找出病人所习惯使用的防御行为,通过治疗者对以上现象的解释,帮助病人理解他的潜意识冲突,病人可以获得机会宣泄自己的情绪以及面对他从前不敢面对的不安。消除由于性冲动的积累所造成的焦虑,放弃效率不高又妨碍适应过程的防御行为,发展建立成熟的人格。 行为治疗 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1.原理 建立与不良行为反应相对抗的松弛条件反射。 使不良行为在与引起这种行为的条件刺激接触中逐渐消退(脱敏) 2.方法(三个步骤) 松弛训练: 划分焦虑等级: 脱敏训练: 3.适应证 各种恐怖症或强迫症;情景性焦虑或躯体症状 厌恶疗法(aversion therapy) 1.原理 操作条件反射中的惩罚作用(punishment)。 2.方法 确定厌恶刺激 物理刺激、化学刺激、环境刺激、想象厌恶 实 施 以治疗酒瘾为例。再以矫正过多饮食行为为例。 治疗要领 厌恶刺激必须在不良行为发生时始终存在; 刺激要达到明确厌恶的水平; 治疗要持续到不良行为彻底消除。随时进行鼓励强化 3.适应证 用于矫正各种不良行为,包括酒瘾、烟瘾、手淫、性变态行为、特定的犯罪(如窃瘾)和多食肥胖等。 。 正强化法或操作条件法 1.原理 通过正强化(使用奖励)过程塑造新的社会行为模式 2.方法 (可以采用代币法等) 3.适应证 主要用于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以矫正某些社会行为障碍,如孤独症、慢性精神病人社会适应问题、某些慢性躯体疾病病人的习惯性病卧等。 * * * * * * 对自我——自得其乐 对他人——助人为乐 对社会——知足常乐 第一节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