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秋》《左传》《竹书纪年》《穆天子传》
第二章??? 编年体类 《春秋》的体例、内容与作者 《春秋》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一)《春秋》的体例、内容与作者 1、《春秋》的体例 春秋时代,各诸侯国都有国史,一般都叫做《春秋》,是编年体。现在我们介绍的《春秋》一书,是孔子根据《鲁春秋》修改而成的。其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经历12公,共242年。 这部书也是编年体,而且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断代史,开创了编年体的先例。《春秋》记事方法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纪年,是按鲁君在位的时间编年。至于纪时纪月,则按周历。例如鲁隐公三年“春,王二月,”在“二月”之前冠一“王”字,即表示按周历的意思。 2、《春秋》的内容 以鲁国为主,并涉及其他100多个国家的事迹。具有春秋时代列国史的意义。其内容,主要是周王室及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活动如朝聘、会盟、战争等,以及一些自然现象。 《春秋》记载最多的是政治活动。其中以记各国之间的征战所占比重最大,占全书40%,记各国之间的会盟占20%,朝聘20%,此外记各国婚丧、祭祀占10%,记日月食、星变、虫灾、地震、山崩、雨、霜、冰雹、水旱等自然现象占10%。《春秋》缺乏社会情况的记载,严格说来,只能看作是一部政治简史。 3、《春秋》的作者 传统说法是孔子所作。 “君子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左传·成公十四年》) 称:言也,说也。此谓《春秋》之用词造句。 微而显:言辞不多而意义显豁。 志而晦:记载史实而意义幽深。 婉而成章:表达婉转屈曲,但顺理成章。 尽而不污:“谓直言其事,尽其事实,无所污曲。”(杜预注) 孟子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轼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藤文公下》)。 罪:归罪于。 “以谓无其位而託二百四十二年南面之权,使乱臣贼子禁其欲而不得肆,则戚矣。”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谓均是编年体)。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一般史书笔法)。 孔子曰:‘其义(指《诗》300篇关于褒善贬恶的大义)则丘窃取之矣。’”(《孟子·离娄下》)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躯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司马迁说:“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孔子作《春秋》的用意,是想维护奴隶制的社会秩序,特创史书笔法,隐寓褒贬,借以打击“乱臣贼子”的“犯上作乱”行为,所谓“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史记·孔子世家》) 子夏(前507--?)春秋末晋国温(河南温县西南)人,一说卫国人。卜氏,名商。孔子学生。为莒子宰。孔子死后,到魏国西河(济水、黄河间)讲演。主张国君要学习《春秋》,吸取历史教训,防止臣下篡夺。 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春秋》总共不过18000字,但十分讲究义例。孔子以前的史官分记言、记事。所谓大事书之于策,小事书之于简牍。而这些只能是记注,不能说是历史著作。历史著作就在于有组织,有义例,以体现一定的“义”,而这一点却是从孔子开始的。说孔子作《春秋》是有道理的。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迄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子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二)《春秋》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春秋》本是鲁国史书,孔子依据鲁史而作《春秋》,并不是创作,只是整理、修订。孔子整理《春秋》时,曾取其义以行褒贬。 孔子整理文献典籍的观点和方法: 1、??? 多闻阙疑,择善而从,无征不信。 2、??? 崇尚平实,排斥虚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