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春秋繁露古文白话对照本
董子春秋繁露译注
董子
春秋繁露译注
淑贞整理
1
目录
前言 卷一
楚庄王 第一 玉杯 第二 卷二 竹林 第三 卷三 玉英 第四 精华 第五 卷四 王道 第六 卷五
灭国上 第七 灭国下 第八 随本消息 第九 盟会要 第十 正贯 第十一 十指第 十二 重政第 十三 卷六 服制象 第十四 二端 第十五 符瑞 第十六 俞序 第十七
离合根 第十八 立元神 第十九 保位权 第二十
2
董子春秋繁露译注
卷七 考功名 第二十一
通国身 第二十二 二代改制质文 第二十二 官制象天 第二十四
尧舜不擅移 汤武不专杀 第二十五 服制 第二十六 卷八 度制 第二十七
爵国 第二十八 仁义法 第二十九 必仁且智 第三十 卷九
身之养重于义 第三十一 对胶西王 越大夫不得为仁 第三十二 观德 第三十三 奉本 第三十四 卷十 深察名号 第三十五 实性 第三十六 诸侯 第三十七
五行对 第三十八 阙文第三十九 阙文第四十 卷十一 为人者天 第四十一
五行之义 第四十二 阳尊阴卑 第四十三 王道通三 第四十四 天容 第四十五
3
天辨在人 第四十六 阴阳位 第四十七 卷十二 阴阳终始 第四十八 阴阳义 第四十九
阴阳出入上下 第五十 天道无二 第五十一 暖燠孰多 第五十二 基义 第五十三 阙文 第五十四 卷十三 四时之副 第五十五
人副天数 第五十六 同类相动 第五十七 五行相生 第五十八 五行相胜 第五十九 五行顺逆 第六十 治水五行 第六十一 卷十四 治乱五行 第六十二
五行变救 第六十三 五行五事 第六十四 郊语 第六十五 卷十五 郊义 第六十六
郊祭 第六十七 四祭 第六十八 郊祀 第六十九 顺命 第七十 郊事对 第七十一 卷十六
4
董子春秋繁露译注
执贽 第七十二 山川颂 第七十三 求雨 第七十四 止雨 第七十五 祭义 第七十六 循天之道 第七十七 卷十七 天地之行 第七十八
威德所生 第七十九 如天之为 第八十 天地阴阳 第八十一 天道施 第八十二
5
卷一
楚庄王第一
楚庄王杀陈夏徵舒(1),春秋贬其文,不予专讨也;灵杀王 齐庆封(2),而直称楚子,何也?曰:庄王之行贤而徵舒罪之 重,以贤君讨重罪,其于人心善。若不贬,孰知其非正经? 《春秋》常於其嫌得者,见其不得也。是故齐桓不予专地而 封,晋文不予致王而朝,楚庄弗予专杀而讨,三者不得,则 诸侯之得,殆(3)此矣。此楚灵之所以称子而讨也。 《春秋》 之辞,多所况(4),是文约而法明也。问者曰:不予诸侯专之 封,复见於陈蔡之灭。不予诸侯之专讨,独不复见庆封之,杀 何也?曰: 《春秋》之用辞,已明者去之,未明者着之诸。今 侯之不得专讨,固已明矣。而庆封之罪未有所见也。故称楚 子以伯讨之,著其罪之宜死,以为天下大禁。曰:人臣之,行 贬主之位,乱国之臣,虽不篡杀,其罪皆宜死。比(5)于此其 云尔也。
《春秋》曰: “晋伐鲜虞。 ”奚恶乎晋而同夷狄也?曰: 《 春 秋》尊礼而重信。信重於地,礼尊於身。何以知其然也?宋 伯姬疑礼而死於火, 齐桓公疑信而亏其地, 《春秋》 贤而举之, 以为天下法。曰礼而信,礼无不答,施无不报,天之数也。 今我君臣同姓适女(6),女无良心,礼以不答,有恐畏我何, 其不夷狄也?公子庆父之乱,鲁危殆亡(7),而齐桓安之,于 彼无亲,尚来忧我,如何与(8)同姓而残贼遇我?诗云: “宛 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彼先人。明发不昧,有怀 二人。 ”人皆有此心也。今晋不以同姓忧我,而强大厌(9)我, 我心望焉(10),故言之不好,谓之晋而已,婉辞也。
问者曰:晋恶而不可亲,公往而不敢至,乃人情耳。君子 何耻而称公有疾也?曰:恶无故自来。君子不耻,内省不,疚 何忧於志?是已矣。今《春秋》耻之者,昭公有以取之也。
6
董子春秋繁露译注
臣陵其君,始於文而甚与昭,公受乱陵夷(11),而无惧惕之 心,嚣嚣然(12)轻计妄讨,犯大礼而取同姓,接不义而重自 轻也。人之言曰: “国家治,则四邻贺;国家乱,则四邻散。 ” 是故季孙专其位,而大国莫之正。出走八年,死乃得归。身 亡子危,困之至也。君子不耻其困,而耻其所以穷。昭公虽 逢此时,苟不取同姓,讵至于是。虽取同姓,能用孔子自,辅 亦不至如是。时难而治简,行枉而无救,是其所以穷也。
【 注释】
(1) 夏徵舒:字子南,春秋郑女夏姬与陈国大夫御叔所生 之子。曾射杀陈灵公,后被楚庄王所杀。 (2) 庆封(?一 前 538) :春秋齐国人。字子家,又字季。齐国大夫。(3) 殆:大概,也许。 (4) 况:比例,比喻,举例。 (5) 比 于:以此为例。 (6) 适女:靠近你,到你这里来。适:之, 到。女:同“汝”,你。 (7) 殆亡:接近于死亡。殆:近。
(8) 与:应为“以”字,古代通用。 (9) 厌: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