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峰黄土中细菌16srdna文库的构建与组成初步分析-兽类学报.pdfVIP

甘肃西峰黄土中细菌16srdna文库的构建与组成初步分析-兽类学报.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西峰黄土中细菌16srdna文库的构建与组成初步分析-兽类学报

2012 年 12 月,第 18 卷,第 4 期,765-772页 高  校 地 质 学 报 December 2012,Vol. 18,No.4, p. 765-772 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甘肃西峰黄土中细菌16S rDNA文库的 构建与组成初步分析 1 1* 2 2 1 1 黄 晟 ,陈 ,潘雪莲 ,崔益斌 ,季峻峰 ,陈 骏 1. 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93 ; 2.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环境学院,南京 210093 摘要:对黄土高原西峰地区黄土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进行了总 DNA 提取和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通过克隆测序技 术构建了含有 44 个克隆子的细菌 16S rDNA 文库。对 16S rDNA 系统发育的分析表明,西峰地区的黄土沉积物中细菌可分属 13 个类群,包括:酸杆菌(Acidobacteria)、变形菌(Proteobacteria)、放线菌(Actinobacteria)、绿弯菌(Chloroflexi)、厚壁 菌(Firmicutes)、疣微菌(Verrucomicrobia)、浮霉菌(Planctomycetes)、芽单胞菌(Gemmatimonadetes)、异常球菌—栖热菌 (Deinococcus-Thermus)、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e)、蓝细菌(Cyanobacteria)、拟杆菌(Bacteroidetes)和 Candidate division TG1。其中酸杆菌为最主要优势类群,变形菌为次优势类群,二者占黄土细菌总克隆数的 70%,且大多为不可培养的基因型。 关键词 :黄土;16S rDNA文库;细菌多样性;酸杆菌 中图分类号:P5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7493(2012)04-0765-08 Construction and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16S rDNA Clone Library of Bacteria in the Xifeng Loess Section, the Northwest of China HUANG Sheng1 CHEN Yang1* PAN Xuelian2 CUI Yibin2 JI Junfeng1 CHEN Jun1 1. Key Laboratory of Surficial Geochemistry (Ministry of Education),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use, 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independent techniques using nucleic acids has provided much new insight into studies of microbial diversity of soils. In this st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