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明代黄佐方志学成就
略论明代黄佐方志学成就[摘 要]黄佐是明代中叶重要的理学家、史学家、方志学家,其所学遍及经、史、子、集,著述颇丰。黄佐一生共参与编纂了五部方志,分别是嘉靖年间的《广州志》《广西通志》《香山县志》《罗浮山志》以及《广东通志》。在编纂方志的实践中,黄佐将方志定义为地方史书,认为方志的功用不仅仅于汇集文献,而且能变民风学风,使之遵从孔孟正道。在方志编纂形式方面,黄佐所修方志体例从细目并列逐步发展为二级纲目,并最终在二级纲目的基础上灵活加入三级细目,对方志撰述的述、作之分等其他方志编纂问题也有其独立见解。黄佐的方志学成就为岭南文献之编纂整理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经验和借鉴,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岭南方志的学术文化内涵,为中国传统方志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黄佐,方志学,《广州志》,《广西通志》,《广东通志》 [中图分类号]K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6-0023-07 黄佐是明代中期岭南最重要的学者之一,其学术成就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然而,历来对黄佐的研究,多集中在其理学方面,对其史学、方志学方面的成就却关注极少。黄佐在后世以其诗文和理学而知名,但在同时代人的[中,他在史学上成就或更为突出。明嘉靖《广东通志》序言中,雷礼称其“昔为史官,素称直笔”。①(卷首序言)黄佐的著述中也有相当部分是属于史类的,如《通历》《革除遗事》《广东通志》《广州府志》《广州人物志》《南雍志》等等。尤其是方志学方面,明代中叶方志已经被学者认为是地方史的一种形式,而黄佐多年在地方治学,参与了多部方志的纂修,其方志学成就实际是其史学理念和成就的一个集中体现,值得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一、黄佐的仕历和学术 黄佐(1490—1566年),字才伯,号泰泉,亦号太霞,广东香山人,是明代中期岭南最重要的理学家、史学家、方志学家,《明史》有传,《明儒学案》专为其设“泰泉学案”。黄佐出身书香门第,祖辈、父辈俱有才名。黄佐祖父黄瑜,号双槐,是景泰丙子举人,曾任长乐知县,以刚直而弃官归乡。黄佐父亲黄畿,精于理学但绝意科举,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称颂黄畿:“盖粤人书之精奥者,以先生为最。”②可惜正德八年(1513年)黄畿陪黄佐赴京应试,途中染病去世,年仅四十九岁。黄佐生于弘治三年(1490年),在家学渊源的影响下,很早就已开蒙,少有才名,按道光《广东通志》记载,黄佐十二岁举子业成,开始扩展所学至古文词、易学、理学等领域。正德庚午,也即正德五年(1510年),年方二十的黄佐乡试第一。正德十五年(1520年),黄佐得中进士,正逢嘉靖皇帝继位,因此在嘉靖元年(1522年)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修学,从此开始其仕宦生涯。③黄佐在翰林院修读三年,期间屡次上书言新政,但因卷入嘉靖初大礼议等朝廷党争事件,对时政倦怠,在嘉靖三年(1524年)翰林期满后,未谋求官职,反而力请回乡侍奉其母。④其后,黄佐在广东修养数年,直到嘉靖七年(1528年)才起复,外任为江西按察佥事,嘉靖八年(1529年)又改职督学广西。嘉靖九年(1530年)冬,黄佐得知母病,即日弃职回乡侍奉其母,因而遭御史弹劾,免职归乡。嘉靖十七年(1538年),黄佐重起为翰林编修兼左春坊左司谏,不久晋侍读,掌南京翰林院,擢南京国子祭酒。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黄佐丁母忧,服除后起为少詹事兼翰林学士,但不久因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弃官归养,不再入仕。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黄佐卒于广州,享年七十七岁。 黄佐各种学术成就中最为知名的是其在理学上的创见。明代嘉靖年间,是理学发展史上最异彩纷呈又最动荡不安的时代。从全国来看,新出现并迅速崛起的王学心学与积累盛行数百年的程朱理学开始激烈的对抗。而在岭南地域内,受白沙之学刺激的岭南理学一改固守程朱理学之风的传统,迅速向象山之学靠拢。黄佐身处这样的时代,他在理学上却独持一论,追崇孔孟,立足程朱又修正“博文”“约礼”之说,与王阳明就知行合一之旨数相辩难,被阳明称为“直谅”。①黄佐工于诗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泰泉集》称:“文章衔华佩实,亦足以雄视一时。岭南自南园五子以后,风雅中坠,至佐始力为提倡。……广中文学复盛,论者谓佐有功焉。其诗吐属冲和,颇见研练。于时茶陵之焰将熸,北地之锋方锐,独能力存古格,可谓不失雅音。”②黄佐的仕宦经历长达三十年,但他并不醉心权术,性格又疏狂耿介,常因不满时政而干脆弃职归乡或被迁为地方官,在朝中的时间仅有数年。他一生潜心治学,著述等身,晚年又在广州建泰泉书院,门人弟子众多,因此才气名望很高,对岭南的学术学风也有重要影响。 黄佐仕宦时间颇长,名望很高,但细观其具体经历却是时常主动弃职归养,可见黄佐名利之心并不重,并且颇受其祖、父无意仕进的影响,主要精力还是在治学和育人上。黄佐醉心于学,其学术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