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及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docVIP

语言表达及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表达及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林丽莉 教材分析:本课被编排在高二语文选修教材《语言文字运用》一书第六课《语言的艺术》第二节。本节对一些常用的修辞格做了细致描述,辨别了部分修辞手法的异同,有一定难学生掌握起来不甚容易度。修辞手法是高考中常考知识点,对学生的阅读写作等能力的提高也有重要意义。因而对这一节的学习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由于已有相关知识积累,对于修辞格,学生并不陌生,但对部分修辞格尚不能熟练掌握,尤其是一些有相似点的修辞格,辨别起来更不容易。因此,本课着重通过梳理、辨析和练习,来提高学生对于修辞格的辨析、运用能力。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悉常用的比喻、借代、比拟这三种修辞手法,并能辨别它们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梳理、讨论及练习,掌握这几种修辞格的定义、类别及作用,提高在语言表达中准确、灵活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修辞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悉常用的比喻、借代、比拟这三种修辞手法,并能准确分辨。 教学难点:辨析借喻与借代、比喻与比拟的异同。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 教时安排:两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小姑娘,夜乘凉。带灯笼,闪闪亮。(猜一动物) 2、粽子头,梅花脚。前面喊叫,后面舞刀。(猜一动物) 两则谜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所知道的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二、识修辞 (一)、比喻:“打比方” 1、概念:用一种事物给另一种事物打比方。 2、结构:本体、喻词、喻体(前两者有时可不出现) 3、分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练习:指出下列句子运用比喻类别 她的笑像煮沸的牛奶一样溢了出来。(明喻) 瞧,那庭中纷然飘扬的片片飞雪,轻盈灵动,似翩然然回旋的瓣瓣落花,似悠然翻飞的只只蝴蝶,又似嫣然起舞的队队佳人。(博喻) 有时候爱是粉红的羽毛,谁捧着都有微笑的眼角。(暗喻) 是谁在长亭徘徊,望穿了秋水,却等不来马蹄的轻响。(借喻) 4、如何判定: (1)甲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5、作用与原则: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原则:贴切合理;通俗形象 (二)、借代:“做代表” 1、概念:用与本事物密切相关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事物 2、分类: (1)特征代本体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 (2)具体代抽象 枪杆子里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 新时代的雷锋还是很多的。 (4)部分代整体 樯橹灰飞烟灭。 (5)结果代原因 大家为你捏着一把汗。 (6)名称代本体 他的诺基亚坏了,重新买了部小米。 3、借代的作用:简洁形象,生动风趣 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注意:借代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产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 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 她是我们班的林黛玉。 4、辨析:借喻与借代 相同:一事物代另一事物。 不同:借喻重相似,借代重相关:借喻可改为明喻,借代不能 。 (1)、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借代) (2)、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可改为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5、练习:指出下列句子用了借喻还是借代 ①、一朵浮云把银盘遮盖了。(借喻) 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借代) (三)、比拟:“变个脸” 1、概念:把一种事物当成另一种事物加以描绘说明。 2、分类: (1)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 (2)拟物 :把人或物当作物来写。 3、练习:判断下列语句属于拟人还是拟物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拟人) 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 (拟物) 你带一队人马把黑龙潭的水牵到山下的坝子里来。(拟物) 5、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6、辨析:比喻与比拟 比拟的词往往是修饰用的动词或者形容词。比喻的词往往是名词。 在比拟中,本体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例①:住口,你这吠人的狗(比喻) 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 打死你。 (比拟)例②:炮弹愤怒地向敌人飞去。(比拟) 我们要谨防糖衣炮弹。(比喻) 三、巩固练习 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C) A.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