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 第十四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矿学 第十四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二、矿井生产能力 3. 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因素 储量条件; 矿井地质条件; 开采技术水平与装备条件; 矿山经济及社会因素; 国家需煤情况。 二、矿井生产能力 4. 确定矿井生产能力的方法 1)地质条件及开采技术:矿井开采条件所能保证的原煤生产能力,主要指同时正常生产的采区生产能力之总和。 确定矿井生产能力的步骤: (1)定采面的单产AF 综采:1.5?10.0Mt/a 普采:1.0?1.5Mt/a 炮采:0.2? 0.3Mt/a 二、矿井生产能力 (2)定同采工作面数:符合开采程序,确保安全。 一矿一面、二面、多面。 (3)定采区生产能力: AC =N1 AF 式中:N1 - 采面数。 (4)定矿井同采采区数N2:一个水平保证年产量。 矿井 A=N2 AC=N1 N2 AF 一矿一面 时:N1 =N2=1 三、矿井生产能力 Zk一定,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A要和服务年限T成反比; 要求A与T相适应:A大T大,A小T小; 大型矿井投资大,T ?;配套的企业规模大,T ?;均衡生产期长,T ?。 我国要求大型矿井的服务年限要大于60年。 三、矿井生产能力 矿井设计规范中储量A与服务年限T的关系 A (万t/a) T (a) 第一水平服务年限(a) α<25° α=25~45° α25° ≥600 70 35 — — 300~500 60 30 — — 120~240 50 25 20 15 45~90 40 20 15 15 三、矿井生产能力 矿井总的生产时间T为: T=t1+t2+t3 t1—矿井开始生产到达产的产量递增期,a; 大型井—3a; 中型井—2a; 小型井—1a t2—矿井服务年限(矿井均衡生产的时间); t3—矿井产量递减时间,a; K- 储量备用系数。 小煤矿K=1.3; 矿井设计 K=1.4; 矿区总体设计K=1.5 。 三、矿井生产能力 考虑K的原因 (1)矿井增产 (2)意外储量损失 煤层露头降低; 断层影响:只查出落差?25m的断层; 火成岩侵入; 火灾损失; 小窑开采损失。 (3)人为损失 采出率达不到要求。 三、矿井生产能力 A与Z要相适应 限量煤田,Z一定,只能选A与T相适应。 富量煤田,先定A,再定T→Z→井田尺寸。 国外矿井的服务年限T 设备更新周期缩短,矿井T缩短, A、T的技术发展趋势 A大型化:T缩短; 生产高度集中:一矿一面,二面。 一、概念 二、井田开拓方式及分类 二、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 第四节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一、概念 1. 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开掘工程。 2. 井田开拓方式:开拓巷道在井田内的总体布置方式。 3. 开拓系统:开拓巷道的形式、数目、位置及其相互联系和配合,总称开拓系统。 二、井田开拓方式及分类 1. 按井筒(硐)形式分为:立井方式、斜井方式 、平硐方式(斜硐开拓)、综合方式。 2. 按开采水平数分为:单水平、多水平。 3. 按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 分煤层大巷 - 每个煤层设大巷; 集中大巷-煤层群集中设大巷→采区石门→煤层 分组集中大巷-煤层群分组,分组中设集中大巷 4. 按准备方式分 上山式,上、下山式,混合式 上山式开采 — 开采水平只开采上山阶段,阶段内设采区或分带。 上、下山式开采 — 开采水平既采上山阶段,又采下山阶段。 上山阶段;采区,或分带 下山阶段;采区,或分带 上山及上下山混合式开采 - 上述方法综合应用。 二、井田开拓方式及分类 a-立井单水平上下山,b-立井多水平上下山, c-立井多水平上山,d-立井多水平上下山混合式 二、井田开拓方式及分类 井田开拓方式及分类 二、井田开拓方式及分类 井田开拓解决的基本问题: 井筒(硐)形式、数目、位置 阶段数目 开采水平数目、位置 大巷数目、位置 井底车场形式 采区或带区或盘区划分 开拓延深、技术改造 通风、运输和供电 三、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 *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主讲:方新秋教授 第十四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煤田和矿区开发 第二节 煤田划分为井田 第三节 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第四节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二、矿区规模与服务年限 三、矿区总体设计与建设顺序 四、采区上山运输 第一节 煤田和矿区开发 一、基本概念 1. 煤田:同一地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2. 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3. 井田: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那部分煤田。 4. 矿区开发: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煤炭储量、煤炭要求量、投资环境等情况,确定矿区规模、井田划分、井田开拓方式(矿井或露天)、矿井建设顺序、辅助附属企业的建设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