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不良反应问题探究.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中药不良反应问题探究

关于中药不良反应问题探究【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332-01 【摘要】中药不仅擅长治疗体虚病、慢性病,对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等较急的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加上中药在使用时不反应较低,因而被国人所喜用。当然也有相反的看法,认为中药缺乏准确的含量指标、药理指标,在使用时随意性较大,有不少中药服用后,也产生了较多的不良反应。本文目的科学 、客观地探讨中药不良反应增多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药 中成药 中药注射液 不良反应 由于中药多是动植物及矿物质,属于天然物质,应用中药治疗疾病,越来越受到欢迎。中医治疗疾病所用的中药,又多是经过一定的加工炮制,而且多采用复方应用,因此具有较好的疗效,而很少有不良反应发生。但是这并不是说应用中药就是绝对安全的。中药具有一定的毒性,这是医务界特别是中医药界早已有的认识。关于临床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时有所见,常见有过敏反应及中毒反应,轻者给病人带来痛苦,重者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必须加强用药安全教育与管理。现就临床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中药不良反应不容否认,但中药不良反应的75%来至中药注射液 我国的中成药导致的不良反应中,有七成以上是由注射液引起的。事实上与西药相比,中药不良反应要少的多。统计国内272种杂志报道的中药不良反应(1980~1989年)为2316例,而仅1995年报道的西药不良反应病例就4008例。由此可看出大部分中药还是安全的。在使用中药时假如能用汤药的尽量用汤药假如用口服制剂(片剂、胶囊、口服液等)能解决问题的,就不要用注射液。 2 中药引起不良反应原因 2.1 中药品种复杂性引起不良反应 中药品种复杂,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很多。同时中药还存在地区性的用药习惯不同。如北方习用的豆根为北豆根,是防己科植物蝙蛹葛的根茎南方习用的是广豆根,是豆科植物柔枝槐的根。广豆根的毒性大于山豆根,中毒原因是错把广豆根调入北方当北豆根入药,从而导致不可逆性肌肉坏死。又如木通来源于毛茛科植物小木通和绣球藤的藤茎为小木通无毒。而来源于茛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藤茎称关木通,含马兜铃酸对肾脏有毒。 2.2 炮制不当引起不良反应 中药一般都要经过炮制方能应用,中药通过炮制除了增加疗效外,更重要的是降低药物的毒性。需炮制的药材不经炮制而服用,也是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如生半夏有大毒,经过炮制后熟半夏则毒性大减或甚微,若炮制不当,则毒性成分不能完全去除,使用后会出现口腔麻木肿痛,呕吐等不良反应[1]。 2.3 煎煮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 中药汤剂的煎煮质量与器具、水质和煎煮时间等因素有关系。中药煎煮忌铁、铜、铝器[2],需用陶器、砂锅等。如中药附子应先煮1小时,则毒性可减少很多,若煎煮时问不足会引起心律失常,肌肉强直,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另外,富含绒毛的枇把叶旋复花等宜包煎,以免服用时刺激咽喉引起咳嗽。 2.4 认识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是认识中药不良反应的关键 2.4.1 中药注射液成分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质,成分复杂。中药的质量受产地、生长年限、采收季节、人药部位、加工炮制、储藏等多因素的影响,质量差异较大。目前制备工艺相对滞后,中药注射液的杂质是否去除干净,微粒含量、溶解性及稳定性对不良反应的发生都有直接影响。 2.4.2 患者的体质、性别、年龄、体质各不相同,对药物的反应往往也不同,其中婴幼儿、老年人比青年人多,过敏体质的患者用药要谨慎。 2.4.3 中药注射液质量标准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中药 现代 化有了一定的 发展 ,但中药特别是中药注射液质量标准亟待提高。中药特别是中药注射液的详细成分还不明确,制药工艺过程缺乏合理的监控,尚未建立健全中药产品质量稳定保障体系。近年来,由于刺五加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不良事件发生,推动了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工作提前进行。双黄连注射液再评价工作对提高中药注射液的质量标准,建立中药注射液的质量保证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2.4.4 由于中药注射液价格低廉,加上老百姓普遍有中药安全性高的思想,使中药注射液深得乡镇、 农村 等基层老百姓喜爱。但这些医疗机构往往没有完善的抢救设施,中药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后也没有象西药一样完善的抢救措施,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就会出现严重后果。 2.4.5 中药注射液不合理配伍使用 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疾病有寒热虚实的区别,“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是辩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医生在用药时往往没有“辨证”,直接用药甚至与其他药品联合或配伍用药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直接原因。如黄连、黄芩、黄柏和大黄组成的复方 治疗 实热症细菌感染疗效较好,若用于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