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两大留学作家群及其文化性格.docVIP

中国现代两大留学作家群及其文化性格.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两大留学作家群及其文化性格

中国现代两大留学作家群及其文化性格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古老的封建帝国在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攻击下败下阵来,“天朝中心”、“华夏帝国”的美梦被击碎,一时间沦为任人宰割、备受蹂躏的迷途羔羊。人们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古老的农业经济――官僚政治的中华帝国,远非进行扩张的、推行国际贸易和炮舰政策的英帝国和其他帝国的对手。”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中国人不得不正视世界,确定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政策,从而拉开了中国近现代留学的序幕,开启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两大留学作家群体 中国近代留学运动始于1847年容闳三人踏上赴美航程的留美运动。后经留学日本热潮的推动,加之庚子赔款退款教育计划实施,中国现代留学运动即便是在国际国内局势动荡不安的年代,也可谓声势浩大,成效显著。据有关学者统计,“仅以大陆地区为限,从1840年至1949年间,中国留学人员总数超过12万”。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中国近现代留学运动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他们既是西方文化直接的接受者,又是西方文化重要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化主要的建构者。 从中国近现代留学运动的实际看,明显可以分为留日、留美、留英法德、留苏四大群体,不同的留学群体呈现出不同的群体特征,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留学生群体不仅在政治、军事、科技等方面改变着中国未来的走向,还直接影响到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实际看,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文学影响等方面考察,具有留学背景的作家所占比重相当大,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极为罕见的文学现象。据1937年小岛友于编选的《现代中国著名作家》统计,在收录的322名作家中,具有留学经历的155人,其中具有留日、留美经历的分别为57人和48人,占留学作家的67.7%。周晓明据徐瑞岳、徐荣街1988年主编《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统计,在人选的714位作家中,曾留学或游学他国者221名,具有留日经历者84人,占留学者的38%。 按照文化的差异性和群体的趋同性,中国现代留学生作家群又可大致分为留日作家群和留学欧美作家群两个群体,考虑到苏联文化与其他欧美的差异性,加之留苏作家的有限性,我们所论及的留学欧美作家群暂不包含留苏作家。 留日作家群的出现直接得益于近现代“留日热”的形成。近代“留日热”的出现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甲午海战的失利极大地刺激了国人的神经,清政府不得不将眼光投向比邻的日本。康有为、粱启超痛感“耻不如日本”。因而效仿日本变法维新。并呼吁“请广译日本书,大派游学,以通世界之识,养有用之才”。晚清忠臣张之洞发表著名的《劝学篇》,强调中国应效仿日本,并认为去日本留学为上策和捷径,张之洞的《劝学篇》“不啻为留学日本宣言书”。清朝于是采取一系列政策鼓励国人留学日本。二是日本对中国留学生的吸纳,日本或从消除民族隔阂建立长期互利关系的角度,或从对华战略、培植亲日势力考虑,打开中国学生留日之门。三是文化的同源性、人种的相似性和距离的相近,这也是推动“留日热”出现的重要因素。于是在甲午战争后出现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局面,大量的中国学生如潮水般涌向日本,最高时一年达8000~10000人(1905年~1906年)。 “留日热”的出现直接导致了中国现代留目作家群的出现: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陈独秀、郁达夫、田汉、张资平、郑伯奇、夏衍、冯乃超、成仿吾、胡风、李大钊、欧阳予倩、穆木天、周扬、刘纳鸥、周全平等。这一群体不仅影响深远而且成绩斐然,无怪郭沫若后来自豪而不无夸张地宣布:“中国文坛大半是日本留学生建筑成的。 留学欧美虽没有出现一个大的热潮,但由于起步早,持续时间长,有严格的选拔机制,而且还有比较稳定的渠道:庚予赔款退款教育培训计划和教会学校合作办学。加之欧美国家众多,因而留学生群体规模也不小,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作家群体。 中国现代文学中留学欧美的作家群同样蔚为壮观:胡适、闻一多、徐志摩、林语堂、梁实秋、钱钟书、艾青、巴金、戴望舒、李健吾、林徽因、冯至、冰心、丁西林、李金发、洪深、朱湘、俞平伯、冯沅君、王独清、陈西滢、熊佛西、陈衡哲、杨绛、苏雪林、饶盂侃等,这一群体较之留日作家群也毫不逊色。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性,留学国教育制度的独特性,还有处于不同国度留学生心理的差异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留日和留学欧美作家群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群体特征:留日作家群对日本种族歧视反应强烈,他们的创作中充满了激愤的情绪和强烈的叛逆精神,多呈豪迈激越粗犷之气。而留学欧美作家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亲近.似乎缺少留日作家的那种对立情绪;他们的创作中更多表现出一种独立的人格和精英意识,更多带有恬淡优雅飘逸之风。当然也有例外,留日作家群中的周作人和留学欧美作家群中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