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若木及中国营养促进文集》发布会暨营养促进高层论坛在京隆重举行.docVIP

《于若木及中国营养促进文集》发布会暨营养促进高层论坛在京隆重举行.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于若木及中国营养促进文集》发布会暨营养促进高层论坛在京隆重举行

《于若木及中国营养促进文集》发布会暨营养促进高层论坛在京隆重举行2011年4月20日,由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民出版社举办的《于若木与中国营养促进文集》发布会暨营养促进高层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 我国著名营养学家、教育家于陆琳校长,原我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晴宜同志,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元同志,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同志,原中国金融工会主席、中国女医师协会会长何界生同志,原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白书忠将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专家组组长徐黎明将军,中国民生银行原常务副行长、于若木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魏盛鸿同志,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于若木慈善基金会执委会副主任朱明德同志,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赵春惠同志,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邓瑛同志、人民出版社李春生副社长等领导出席了发布会。 出席发布会的还有于若木同志的女儿陈伟华,周恩来同志的侄女周秉德、任弼时同志的女儿任远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后代,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的主要领导,北京及部分外省市营养促进工作者、学校卫生工作者。会议由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李和平主持。 于若木同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和著名的营养学家,生前长期致力于我国营养事业的研究与实践。几十年来,于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不遗余力的工作精神,精心研究理论、深入调查了解,为解决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献计献策。《于若木与中国营养促进文集》收录了1983年至2005年这段时间内于老有关营养促进方面的重要论著,《文集》出版对于普及营养知识、提倡科学饮食、发展健康食品、强壮国民体魄,都有积极意义。 发布会上,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会执委会副主任朱明德同志宣读了李克强副总理为《于若木与中国营养促进文集》做的序。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邓瑛主任代表《文集》编委会做了题为《于若木―中国营养促进事业的先驱者》的演讲,回顾了于若木同志投身营养促进事业,为促进国人营养而付出的努力。人民出版社李春生副社长、于老生前友人、于老家属分别进行发言。发布会现场还向北京各区县代表赠送了《文集》。 营养促进高层论坛还邀请到我国营养与学校卫生领域的专家杨晓光研究员、季成叶教授、马冠生研究员分别就中国营养发展与健康、儿童青少年营养现状与挑战、中国学生改善策略三个主题进行了阐述。三位专家就中国营养,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的营养情况进行了分析,回顾了我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促进的发展,介绍了营养促进的现状,阐述了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负责人表示,将以《文集》出版为契机,以论坛为平台,继承老一辈营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针对当前我市居民面临的主要营养问题和挑战,协助政府制定居民营养改善策略和措施,进一步加强营养研究、营养监测、营养教育和营养干预,继续努力开展全面营养促进工作,为改善人民营养状况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为该书撰写序言 序 言 李克强 于若木同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和著名的营养学家,长期致力于我国营养事业的研究与实践。不久前,收到《于若木与中国营养促进文集》,使我回想起和于老初次见面的情形,那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次专门研究高效学生伙食问题的会上,于老的讲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她说,学生住校,吃饭主要靠食堂。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仍处于发育阶段,需要的各种营养比一般成年人多,按统一的成年人伙食标准不能满足长身体的要求。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智力资源,好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为了使每个花朵开得更美丽,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而且应当注意增加品种,科学饮食,营养配餐,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 于老为改善国民特别是学生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思想和建议。在她的倡议下,有关方面开展了“护苗工程”、“大豆行动计划”、“学生营养餐”以及“学生饮用奶计划”等营养促进行动,取得了好的社会效益。 到了晚年,于老仍以高度的责任感为我国营养和健康事业工作,我在地方工作时,她曾介绍专家到河南研究利用微量元素防治艾滋病。当时省里正集中力量开展艾滋病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对利用相关科研成果丰富综合防治,科学防治措施,增强关怀服务效果十分关注。于老的想法使我深受启发,既为专家提供条件进行调研探索,并吸收了有益的建议。回想起来,那时于老已是83岁高龄,仍无私奉献余热,体现出一种大爱、使命感和崇高的职业精神。 #8226; 营养促进高层论坛 #8226; 营养新观点 杨晓光:居民营养状况存在两大问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杨晓光指出,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贫困地区的营养缺乏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根据近年的全国营养调查的数据显示,缺铁性贫血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