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上的两大瑰宝“顶尖技术”被盗始末.pdfVIP

中国古代史上的两大瑰宝“顶尖技术”被盗始末.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上的两大瑰宝“顶尖技术”被盗始末

中中国国古古代代史史上上的的两两大大瑰瑰宝宝“顶顶尖尖技技术术”被被盗盗始始末末 瓷器与丝绸是中国的两大金字招牌,这两 东西,是古代中国出口贸易的“独门绝 学”,既挣来成箱的黄金白银,也赢得了“瓷之国”与“丝之国”的美名。天下谁不知 道“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当然,这两条路并非中国人自吹自擂;而是西方学者的馈 赠。“丝绸之路”,是一条陆地交通线,由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1877年提出来的,他 曾七次沿着这条商路来到中国,著有三卷本的 《中国》一书。“陶瓷之路”(The China Road )”,是一条海上航线,起源于唐代中后期,当时,中外通商,依赖这条海上大动 脉。瓷器跟丝绸不一样,怕碰,易碎,最适合海路,因此,“陶瓷之路”,又称“海上丝 绸之路”。工业革命来临之前,中国贸易几乎具备压倒性的优势,最牛气的,莫过于 丝绸和瓷器这两件看家名品。可惜,风水轮流转,丝绸与瓷器作为国之瑰宝的技术绝 密,先后被窃取。中国迅速从当时的技术强国、生产强国和经济强国的地位,迅速滑 落下来。那么,这两项国家级绝密技术,是怎样被窃取的呢? 先说丝绸古代中国是世 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古代希腊人、罗马人就称我国为“塞里斯”,也就 是“丝国”。其实,养蚕和缫丝,是丝绸制作的核心技术。既然这玩意儿是“蝎子拉屎 ——独一份儿”,历代政权,对于丝绸的制作技术,尤其是养蚕技术,控制得极其严 密。西汉,桑子和蚕 根本就带不出边境,即便达官显贵也要仔细搜身,休想偷运一 丁一点。难怪古罗马的大奴隶主,都把中国出口的丝绸视为无上珍品,直到五世纪, 他们还不知道那些美丽、光柔的细丝是从蚕宝宝的嘴里吐出来的。 对于丝绸制品,历代朝廷也严防死守,甚至清王朝还严格限制出口。乾隆皇帝曾明确 规定:洋商只准贩运数额有限、档次较低的“湖丝”,上等湖丝和丝绸制品,禁绝外运 ——说白了,就是好东西,自家人先用。这 酷似现在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做法:一流 汽车供欧美;二流汽车归本土;三流货色才卖给包括中国在内的穷哥们儿。即便三流货 色,也比穷哥们儿的“国货”硬。生气也没用,这就叫店大欺客。近乎霸道的招数,古 代中国人早就玩剩下了。既是奇货可居,惦记这 技术的“外国人”就成千上万。处心 积虑窃取到成果的,是西域人。玄奘法师的 《大唐西域记》记载:瞿萨旦那国国王很 希望自己国内能栽桑养蚕,曾向“东国”去要桑 和蚕 ,遭到严词拒绝。“东国”国王 为了防止蚕 偷运出境,还命令关卡对出境的人严密检查。 《大唐西域记》上没有明 确“东国”是哪里,可能指瞿萨旦那国的东邻小国,或者就是北魏。为达到目的,瞿萨 旦那国国王要求和“东国”通婚。获得应允后,派去迎娶的使臣便秘密地告诉公主,请 她设法带些桑 和蚕 来。最后,公主把桑 和蚕 藏在帽子里。出境的时候,没有 仔细检查公主,中国的丝绸制作的核心技术,被悄悄地盗出了边城。 《大唐西域记》 中还说:“现在麻射那座蚕神庙里的几株古桑树,相传就是东国王女带去的 子栽 的。” 再说瓷器瓷器的四大特性是:一,胎料必须是瓷土。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 白,透明或半透明,胎体几乎不吸水。二,胎体必须经过摄氏1200~1300度的高温焙 烧。三,表面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地。四,成品的胎 体必须坚硬、细密,能叩出清脆的金属声。中国把这项神秘的技术,死死地攥了上千 年。16世纪至17世纪,中国瓷器涌入西方,最风光的是龙泉青瓷在法国登场。龙泉青 瓷,冰清玉洁的色彩和质地令法国人瞠目结舌,他们根本就弄不明白,这 珠圆玉润 的宝贝是怎么烧出来的。瓷器,始终是欧洲人的奢侈品。早在隋唐时期,中国瓷器就 流传到国外。老欧洲们个个儿垂涎三尺,中国瓷器随即超过黄金的身价,成为财富、 地位和品位的象征。据说,德国的奥古斯特二世曾做过一回“瓷器生意”:1717年,他 用600名全副武装的萨克森骑兵,换取普鲁士威廉一世的127件中国瓷器——算得上是 倾国倾城了吧?正因如此,欧洲各国始终做着“CHINA梦”。英国人简·迪维斯在 《欧洲 瓷器史》一书中说:“几乎整个18世纪,真正瓷器制作工序仍然是一个严守着的秘 密。”当时,全世界掌握这项先进技术的,只有中国人,而且,早在东汉时代就拿到 手了。远足中国的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春风得意地回来了。他最想干的就是著书 立说,吹嘘东方的强大、繁荣和财富。 《马可·波罗游记》1298年问世,这本书较为详 尽地记载了中国瓷器最基本的制作方法。欧洲人立刻急红了眼,纷纷挽起袖子,照葫 芦画瓢。可惜,技术毕竟技术,哪能搬来就用?苦苦地钻研的 00年,他们才刚刚摸到 了瓷器制作的门径。1708年1月15 日,一个名叫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