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监督与监察形成作业一(本科网络).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监督与监察形成作业一(本科网络)

第 1 大题: 任务1 1 .监督一词使用范围较小,监察一词使用范围较大。 正确答案 否 2 .社会需要强化监督,是因为有一部分人的不自觉。 正确答案 是 3 . 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提出“人性恶”的命题。 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4 .监督与监察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关于社会制度的研究。 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5 布坎南提出“经济人”的观点,同“人性善”观点有相似之处。 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6 . 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7 .权力不带有“金字塔”式的等级性。 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8 . 权力具有交换性的特点。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9 .商朝时期即已重视谏议和监察。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0 .中国是王权专制制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1 .到西周时,定于一尊的王权观念已很系统。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2 . 秦御史大夫地位并不高。 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13 .强制性是权力的特性之一。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4 . 消费性不是权力的特性之一。 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15 . 在权力的特性中,不具有整合性。 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16 权力具有垄断性的特性。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7 权力不具有隐蔽性的特点。 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18 .权力具有自利性和垄断性的特点。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9 . 古希腊罗马早就有民主制与共和制存在。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20 . 舆论监督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监督方式。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21 .罗素对权力的解释偏向于作为强制力的权力。 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22 .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权力是属于君主的,是不可转移的。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23 . 罗伯特.达尔对权力的解释:作为强制力的权力。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24 马克斯.韦伯对权力的解释:作为社会普遍现象的权力。 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25 . 服务性是权力的特性之一。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26 . 拉尔夫.达伦多夫对权力的解释:作为职务能力的权力。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27 . 监督指的是公共权力的控制和约束。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28 . 监督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普遍需要。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29 . 政治监督学是研究政治领域内监督现象的学问。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30 . 公共权力即国家权力。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31 . 孙中山不主张“权能分开”。 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32 孙中山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驱。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33 .孙中山非常重视民权,到处题写“天下为公”。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34 . 孙中山极力主张五权宪法。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35 . 孙中山五权宪法的出发点是人民主权思想。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36 .中国古代监督监察的总目的是伸张民权。 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37 .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发达和完备是举世公认的。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38 允许御史风闻言事起始于隋唐。 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39 . 明朝有独特的厂卫制度。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0 . 明代还创立了负有独立监察权的六科给事中。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1 .宋代监察制度实行“台谏合一”。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2 . 秦汉监察制度的理论渊源是儒家思想。 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43 .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建立中华民国,君主制被共和制所代替。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4 .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连同皇帝制度一并被推翻。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5 . 1906年9月1日,清政府公开宣布“预备立宪”。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6 . 戊戌变法的目标是实行君主立宪。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7 .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始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8 . “公车上书”是和平请愿。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9 . 1895年康有为齐集十八省数千举人“公车上书”。 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5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