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rint736利用等温雷达反射率的闪电临近预报方案杨汉贤黎守德.PDF

Reprint736利用等温雷达反射率的闪电临近预报方案杨汉贤黎守德.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Reprint736利用等温雷达反射率的闪电临近预报方案杨汉贤黎守德

Reprint 736 利雷率臨 黎 2007 年年 2007 年 11 23-25 中国气象学会 2007 年年会 (分会场编号:S1) 利用等温雷达反射率的闪电临近预报方案 杨汉贤 黎守德 ( 香港天文台 ⋅ 香港 ) 摘 要 本文旨在介绍一个建基于雷达数据的闪电临近预报方案。方案主要建基于对流云起电和电荷分离的一个简单概念模型,透过雷达观测识 别出以下闪电启动的前兆特征:(i)在零度或以下等温层上的雷达反射率偏高,表示有湿软雹存在;(ii)回波顶偏高,暗示有强大上升气流; (iii)垂直累积液态水明显较多,表明存在充足的云水,有利云冰及软雹形成。要反演等温面上的雷达反射率,需要实时的大气温度场的三 维结构,资料来自每小时更新的LAPS (Local Analysis Prediction System)温度场分析。 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当上述的重要雷达参数超越某些阈值时,闪电的启动可作为一个双位开关式的过程处理。在香港及其邻近地区,回 波顶高于7公里、垂直累积液态水多过5毫米、零度等温雷达反射率超过47 dBZ、负10度等温雷达反射率超过17 dBZ、负20度等温雷达 反射率超过0 dBZ,都是未来10至20分钟内出现云地闪电的良好指标。若以闪电次数的对数作为一个闪电强度的度量标准,可发现闪电强 度与上述重要雷达参数有近似线性的关系。利用上述概念模型有业务应用的潜质,我们在 2007 年的暖季作实时试验,探讨其在香港天文台 自动临近预报系统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闪电,临近预报,软雹,等温面,雷达反射率。 1 引言 雷暴是香港春、夏季及初秋常见的天气现象。过去四十年(1967-2006),从四月到九月,香港 天文台平均每月有5.6天录得雷暴。在低压槽或西南季候风等活跃天气系统附近,积雨云可以连绵 不绝地生成,雷暴影响的范围较大及持久。有些积雨云更会结合形成特大的强雷暴。每年夏天或初 秋,在原本天晴的日子,日间太阳的热力亦可能会直接,或透过海风复合而间接激发积雨云生成, 造成雷暴。这些雷暴影响范围较小及短暂。总的来说,香港地区面积细小而雷暴的生成机制却是多 样化,要做出准确的定时定量预测极其困难。香港天文台近年在这方面积极研究,并引进一套珠三 角的闪电定位系统,目的要提升与雷暴相关的监测及预警能力[1-6]。 闪电和雷响是雷暴的特征,更是其它强烈天气的前兆。掌握触发闪电的关键物理过程,预测闪 电的发生,有助预报员尽早发出雷暴警告。文献[6]提出了一个建基于积云闪电概念模型,结合雷 达及数值模式数据的闪电临近预报方案。本文旨在介绍这个方案,并透过一些案例来讨论这方案在 业务应用上的价值。 2 闪电概念模型 根据Byers与Braham在1949年所提出的经典雷暴生命周期模型[7],以及近期Zajac与Weaver对 模型的扩充[8],我们把积云闪电过程简化为以下四个演化阶段: (i) 浅积云(shallow cumulus); (ii) 塔状积云(towering cumulus); (iii) 成熟积雨云(mature cumulonimbus); (iv) 衰变积雨云(decaying cumulonimbus) - 1 - 在每一个演化阶段中,垂直运动、微物理过程以及电荷分布都各有不同。文献[6]及[8]有详细 的描述,在此不赘。总括来说,最关键的物理过程有以下5点: (一) 在低于摄氏 0 度的高空中,出现冰晶及软雹(霰),而后者对积云初次放电有指示作 用[9]; (二) 在强对流环境中,冰晶与软雹互相撞击,产生电荷,前者带正电,后者带负电;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