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及切诊)
第四节 问诊Section 4 Inquiry ●概念及内容: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历史沿革: 1.《内经》为中医问诊奠定了基础。 2.历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不断补充,逐渐完善。 3.明代医家张景岳将问诊概括为十问歌。 4.清代喻嘉言在《寓意草》中对于问诊的一般项目、现病史、既往病史等内容都作了详细的规定,近似现在中医病案的书写内容。 ●方法及注意事项: 1.较安静的环境。 2.对病人疾苦要关心体贴。 3.切忌使用病人听不懂的医学术语。 4.不可凭个人主观意愿去暗示和诱导病人。 5.重视询问主诉,要善于围绕主诉,深入询问。 6.危重病人抢救为先,病情缓解,再详细询问。 ? 一 一般问诊(General Inquiry) (一)一般情况(General Data) ?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 ( 二)主诉(Chief Complaint) 主诉是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主诉要求简明扼要。 (三)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Disease) 指围绕主诉,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病情况、病变过程和诊治经过。 此外,问现在症状也属问现病史的范畴,因其包括的内容较多,是问诊的主要内容,将专门讨论。 (四)既往史(Anamnesis) 1既往健康状况 2既往患病情况 (五)个人生活史(Life Style and Process) 1生活经历 2精神情志 3饮食起居 4婚姻生育 (六)家族史(Family History) 二 问现在症(Present Symptoms)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睡眠、疼痛) (一)问寒热(Cold and Fever) 辨别病邪的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 根据寒热的有无,是否同时出现,轻重,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及其兼症,临床常见的寒热类型有:①但寒不热;②但热不寒;③恶寒发热;④寒热往来。? 1但寒不热 ⑴新病邪客阳郁恶寒(表里俱寒) ⑵久病阳虚失煦畏寒(手足冷) ⑶寒战疟疾(温疫) ⑷风邪症轻恶风 2但热不寒 ⑴壮热:里热实证。 ⑵潮热:阳明潮热-胃肠燥热内结; 湿温潮热-湿热困遏中焦(身热不扬); 阴虚潮热-阴虚阳亢(骨蒸潮热) ⑶微热:阴虚发热;气虚发热 3恶寒发热: 恶寒重发热轻 ── 主风寒表证 病邪性质 发热重恶寒轻 ── 主风热表证 发热轻而恶风 ── 主伤风表证 恶寒发热皆较重 ── 邪正俱盛 恶寒发热均较轻 ── 邪轻正衰 邪正盛衰 恶寒重发热轻者 ── 邪盛正衰 4寒热往来 ⑴寒热往来,发无定时 ── 少阳病,半表半里证。 ⑵寒热往来,发有定时 ── 疟疾。 (二)问汗(Sweating) 1汗出有无:外邪的性质和卫阳盛衰。 ⑴表证有汗 —— 中风表虚证;表热证 ⑵表证无汗 —— 伤寒表实证 ⑶里证汗出 —— 里热证;诸虚证 ⑷里证无汗—— 津亏、失血、伤阴 2汗出时间 ⑴自汗 —— 气虚、阳虚证 ⑵盗汗 —— 阴虚内热证,或气阴两虚证 ⑶绝汗(脱汗) —— 亡阴、亡阳证。 ⑷战汗 —— 邪正相争,病情发展的转折点。 汗出热退,脉静身凉─ 邪去正复 身热不减,烦躁,脉来疾急─ 邪胜正衰 3汗出部位 ⑴头汗:上焦热盛;中焦湿热;虚阳上越 ⑵半身汗出 :风痰或瘀痰、风湿阻滞经络 ⑶手足心汗: 阴经郁热熏蒸;阳明热盛 中焦湿热郁蒸 ⑷心胸汗: 心脾两虚; 心肾不交 ⑸汗的冷热色泽:冷汗;热汗;黄汗 (三)问饮食口味(Diet and Taste in Mouth) 津液的盈亏及输布,脾胃功能的盛衰。 1口渴与饮水(Thirst and Drinking):津液盛衰 ⑴口不渴饮和口渴欲饮 口不渴,不欲饮──津液未伤;寒证,湿证 口渴欲饮水──津液损伤;燥证、热证 ⑵渴不多饮和口渴多饮 渴不多饮 —— 湿热、痰饮、瘀血 (水逆证) 口渴多饮 —— 阳明热盛;津液大伤 (消渴) 2食欲和食量(Appetite and Fo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