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版】山东省临沂市临沐三中2015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山东省临沂市临沐三中2015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36分) 1.(2分)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食物霉变,钢铁生锈 B. 煤气泄漏,木材燃烧 C. 滴水成冰,风起云涌 D. 米饭烧焦,芝麻碾碎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食物霉变、钢铁生锈都属于化学变化;煤气泄漏属于物理变化,木材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滴水成冰,风起云涌都属于物理变化;米饭烧焦属于化学变化,芝麻碾碎属于物理变化. 解答: 解:A、食物霉变、钢铁生锈都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煤气泄漏属于物理变化,木材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滴水成冰,风起云涌都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米饭烧焦属于化学变化,芝麻碾碎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 净化后的空气、雪碧饮料 B. 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 C. 汽水、石灰石 D. 液态氧、生石灰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答: 解:A、净化后的空气和雪碧饮料都是混合物,故本选项错误; B、冰水混合物是H2O,属于化合物.澄清的石灰水是混合物,故本选项正确; C、汽水是混合物,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一些其它物质,都属于混合物,故本选项错误; D、液态氧是单质,生石灰是混合物,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为节约药品,将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 实验完毕后先用嘴吹灭酒精灯,再盖上灯帽 C. 用托盘天平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时,用手直接拿取砝码 D. 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向试管里滴入液体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专题: 实验操作型. 分析: A、实验结束后,将剩余药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不能乱放,不能倒回原瓶,也不能拿出实验室; B、熄灭酒精灯,用灯帽,不能用嘴吹,会引发危险; C、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去拿; D、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正确的方法是竖直悬空滴入. 解答: 解:A、实验结束后,将剩余药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而不是放回原试剂瓶,故错误; B、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而不是用嘴吹灭,故错误; C、无论用托盘天平称量什么样的物品,取用砝码都要用镊子,而不能直接用手,故错误;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向试管里滴入液体,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试验中的常见错误现象,以此引起同学们对试验中细小问题的重视.如我们在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而是用灯帽盖灭.若用嘴吹灭易引起酒精灯爆炸.同时,我们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4.(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 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溶液会由红色变为无色 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溶液仍为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5.(2分)用KMnO4、KClO3、H2O2三种物质都可制得氧气,说明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 氧元素 B. 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复习方案】2.ppt
- 【中考复习方案】2015中考物理(沪科版)复习课件:第11课时 浮力及其应用(共21张PPT).ppt
- 【人教A版】2015年秋——2016年春必修四:1.1.2《弧度制》ppt课件.ppt
- 【人教版】中考地理总复习课件:考点11 美国与巴西 极地地区.ppt
- 【人教A版】2017学年高中数学选修4-5全册配套ppt课件(16份打包,含答案).ppt
- 【优化方案】2016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学案.doc
- 【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本章测评 中图版必修1.doc
-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4.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ppt课件.ppt
- 【五上】4.6滑动和滚动----刘约翰.ppt
- 【优化方案】(新课标)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ppt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