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植物黄檗药用价值及可持续利用.docVIP

珍稀植物黄檗药用价值及可持续利用.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珍稀植物黄檗药用价值及可持续利用

珍稀植物黄檗药用价值及可持续利用黄檗是我国传统中药植物,中药材上称黄柏。在植物分类上,隶属于芸香科黄檗属(phellodendron Rupr.)。我国黄檗属植物有两种,其中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又称关黄柏;另一种为川黄檗(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enid.),又称黄皮树、川黄柏。目前,我国黄柏药材的主力产品是黄檗(关黄柏)。但因资源破坏严重,黄檗及川黄檗已成濒危植物,黄柏也成了稀缺药材。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珍惜植物资源,本文重点介绍黄檗(关黄柏)的药用价值,并对川黄檗也作简要介绍,并提出了黄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 1.黄檗的药用及其他利用价值 1.1 黄檗的生物学特征: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为落叶乔木,树高10-20m,最高可达30m,胸径1m。主要生长于我国东北地区,河北、内蒙古、山西亦有少量分布。黄檗根系发达,萌发能力强,适合生长在土层深厚、湿润、通气良好、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1]。 作为我国东北阔叶红松林的重要伴生树种,黄檗是“三大硬阔”之一。黄檗树皮淡灰褐色,内层皮薄呈鲜黄色,髓心黄色;黄檗为雌雄异株,花单性,聚伞状圆锥花序,5基数,黄绿色,雄花退化雄蕊呈鳞片状;浆果状核果近球形,直径lcm,初长为绿色,成熟时蓝黑色,有特殊香气食之味苦。15-20年生黄檗开始结实,即使丰年种子的间隔期亦达2-3年[2]。 目前种子繁殖是黄檗主要的育苗方式,分春季和秋季两个播种时期。春季播种的种子需低温处理,大多采用雪藏或层积处理,未处理过的种子萌发率不足处理过的一半。也有人研究过扦插和嫁接技术,不过尚停留在实验室培育阶段,未进行大规模生产[3]。 1.2 黄檗的化学成分:日本学者村山义温等于1926年从日本产黄檗中得到小檗碱(berberine)及少量巴马亭(palmatine),此后各国学者相继报道了其它化学成分[4],其中小檗碱最为重要。 小檗碱又称黄连素,它是一种异喹啉类季铵型生物碱,分子式为[C20H18NO4]+,大多时以盐酸小檗碱形式存在于小檗科等4科10属的多种植物中[1]。小檗碱存在季铵型、醛型和醇型三种不同形式,其中以季铵型最为稳定[5]。 在黄檗树皮中分离出: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木兰花碱(thalictrine)、黄柏碱(phellodendrine)、蝙蝠葛任碱(menisperine)7种生物碱;黄柏内酯(citrolimonin)、黄柏酮(obacunoic acid)、kihadanin A,kihadanin B,诺米林(nomilin)5种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3种甾醇和12种酚类衍生物合计27种化学成分。在黄檗根皮中分离出小檗碱、药根碱、黄柏碱,同时发现在黄檗茎皮中也含有有微量小檗碱、药根碱和黄柏碱存在。在黄檗果实中分离出少量小檗碱、巴马亭;另含挥发油约2.16%,已鉴定出23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月桂烯、香茅醇,α-蒎烯等;此外还得到少量柠檬苦素类及原柠檬苦素类化合物[6]。黄檗叶中含10%的黄酮类化合物、少量生物碱以及多糖[7]。 1.3 黄檗的药用价值[8]:黄檗其皮去木栓层后可入药,谓之“黄柏”。《本草纲目》上说,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泻痢、湿疹瘙痒、骨蒸劳热、疮疡肿毒,以及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盗汗、遗精等。 1.3.1 抗菌作用。黄檗抗菌有效成分为小檗碱。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脑膜炎双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破伤风杆菌、枯草杆菌、百日咳杆菌等芽孢菌亦有抑制作用;对鸟型结核杆菌虽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可使菌数减少。采用黄柏治疗结核病人,其临床症状及X线检查均有好转,且效果优于黄连。据报道,使用黄柏酸碱法提取物制成1:1黄柏液,以灌肠法治疗菌痢,一般2-4d可痊愈。用直流电导入黄柏理疗液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总有效率达97.3%。 关黄柏和川黄柏的乙醚浸提物对红色发癣菌和新型隐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效果比制霉菌素好,但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较弱。 1.3.2 降压作用。对动物注射黄柏提取液,可产生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对季铵型的黄柏碱合成的昔罗匹林降压迅速、效果显著,此外,昔罗匹林还有较强的抗肾上腺素样作用,对窒息、压迫颈动脉、电刺激大内脏神经引起的升压反应及由注射肾上腺素或电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导致的肌膜收缩反应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1.3.3 抗滴虫作用。用10%的黄柏煎剂与滴虫培养液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