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某高校65例药疹病例临床研究
浙江某高校65例药疹病例临床研究【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R 758.25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0-0957-02
【关键词】 药疹;药物过敏;学生保健服务
药疹是临床上常见的药物反应。近年来随着新药的广泛应用及患者自身滥用药物现象增 多,药疹的发生率逐渐增高,临床上导致药疹的药物品种也有所改变。笔者收集2002-2006 年浙江海洋学院校医院诊治的药疹病例共65例,回顾性分析其致敏药物及临床特征,为高校 校医院的药疹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5例药疹患者均为该院2002-2006年的门诊病例,其中男34 例,女31例;年龄18~25岁,平均年龄21.3岁。依据患者发病前服药史、发病与用药的关系 、临床表现等,按《临床皮肤病学》的标准确定[1]。65例药疹患者中,有47例发 病前用药单一,其致敏药物较易确定,其余病例用药2种或2种以上,根据皮疹发生与用药关 联程度加以分析确定致敏药物,难以确定者对同时应用的药物均列为可疑。
1.2 潜伏期与药敏史 有明显潜伏期者53例,潜伏期为20 min~10 d,首次 用药潜伏期为3~10 d,再次用药者潜伏期为20 min~30 h。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11例,占1 6.9%。
2 致敏药物与皮疹类型
2.1 致敏药物 致敏药物共分为七大类34种,见表1。
2.2 致敏药物与皮疹的相关性 见表2。
3 治疗与转归
所有患者均按药疹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立即停用致敏或可疑致敏药物,大量饮水或静 脉输液以加快药物的排泄,给予1种或2种抗组胺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C。除 以上措施外,症状轻的患者给予口服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中重度药疹,给予地塞米松5 ~10 mg/d或氢化考的松100~200 mg/d静滴,3~5 d后视皮疹情况迅速减量或改为口服。并 根据皮 疹类型选择合适的外用药,如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类制剂治疗。经上述治疗后,皮疹1 ~3 d后开始消退,6~13 d后65例药疹患者全部治愈,病程长短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平 均治疗时间为8.8 d。
4 讨论
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引起药疹的致敏药物最多的是青霉素。青霉素G钠盐2例过敏患者皮试时 阴性,静滴1 d后,全身出现荨麻疹型药疹,皮试阴性的青霉素过敏反应应引起广大 临床医生的注意。青霉素口服药药疹发生率最高,尤以阿莫西林为著,与张超英[2] 报道一致。与其价格低、口服方便,在大学生中广泛使用,甚至滥用有关,提示医生 在使用青霉素口服药前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并做皮试试验。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在大学生中常见 ,抗感冒药在门诊中使用广泛,由此引起的药疹也呈增多的趋势。抗感冒 药品种多,大多数为复合成分,既有多种中药成分,又有解热镇痛药成分,不易判断其致敏 原因。由于中药自身理化性质的特殊性,许多成分尚未被人们所了解,故发生药疹难以明确 具体过敏成分。而解热镇痛药的过敏反应,有50%以上是用了不同类型的抗感冒药,因其属 非处方药,购买随意,学生自备较多,滥用现象严重,所以药疹发生率高。头孢菌素类因抗 菌谱广、应用多,药疹发生率明显上升。磺胺类药物价格低廉,在学生中使用较 多,故发病率也较高。学生外伤多,红花油、麝香止痛膏和胶布引起的湿疹型药疹也时有发 生,医生配外用药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
大学生医药卫生知识缺乏,生病后自服药、滥服药现象严重,是药疹发生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之一。因此,提高大学生的用药知识,加强药物销售管理及指导学生安全用药,对降低药疹 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医生在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或结构相似的药物,同时掌 握临床 用药动态,对同名异药、同药异名及药物的复方成分加以注意,以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 合理规范用药,尽可能减少药物品种,并采 取安全给药途径;对过敏体质者,尽量选用致敏性较低的药物;注意药疹的早期症状,如突 然出现瘙痒、红斑、发热等反应,应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药物,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5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3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 620-626.
[2] 张超英.518例住院药疹患者致病药物临床分析.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1):11-1 2.
(收稿日期:2007-01-2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