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拍手作歌.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灵魂拍手作歌.doc

灵魂拍手作歌   讨论鲍勃?迪伦究竟是歌手还是诗人,诺奖是否在向流行文化示好,都没有更多的积极意义。所谓经典,是由历史所筛选、后来者所定义的,上一个时代的流行未必能在下一个时代被重新提及,但真正的经典必然也会在未来时代找到它的同时代人。   2016年10月13日,中国媒体文艺版上的两则新闻相映成趣:美国民谣诗人鲍勃?迪伦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民谣歌手宋冬野因涉嫌吸毒被警方抓获。   宋冬野何许人?一个生于1987年的青年歌手,代表作有《董小姐》、《安和桥北》等。恕我近年对中国大陆民谣歌坛关注甚少,印象中民谣市场也一路有“小清新”、“小文艺”的走向,民谣歌手们像其他偶像明星一样到处献唱,偶尔有吸毒等丑闻好似也见惯不怪。   倒是另一位大咖的新闻让人一震:这位民谣界老前辈的名字不但如雷贯耳,他还摘取过格莱美、奥斯卡、金球奖、普利策等重磅大奖,此次以诗人的身份获得诺贝尔奖,不得不说是人生大赢家的辉煌履历。就在去年,他还发行了一张名为《Shadows in the Night》(《夜幕倒影》)的专辑。然而,掐指一算,这个无数歌迷心目中不老的传奇,今年已经75岁了,是宋冬野之流名副其实的“爷爷辈”。   早年,《纽约时报》就曾有评论云:“我们所听说过的流行文化人物中,他(鲍勃?迪伦)是受到最多检视的一位。”在诺奖公布后,对于他的检视再次迎来了一个大众高潮:鲍勃?迪伦究竟是一个歌手还是一个诗人?他凭什么获得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则明确指出:“鲍勃?迪伦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众所周知,在世界文化领域,鲍勃?迪伦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的识别度,远比他单纯作为一个音乐家或者一个诗人的识别度要大得多。他的民谣也好,诗歌也好,早已超出了单纯文本上的价值和意义。 音乐不应仅是大众娱乐的手段   《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是鲍勃?迪伦的名作(其实他的名作甚多,50多年的音乐生涯,他佳作频出,是摇滚乐坛和文艺创作领域名副其实的常青树)。前者被奉为民权运动的圣歌,广为传唱;《暴雨将至》则是上世纪60年代最伟大的抗议歌曲,创作背景是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中,古巴导弹危机是最有可能引爆世界大战,以核战争的方式毁灭世界的一个重大危机事件。   《暴雨将至》如迪伦本人所说的一样,“每一句诗行都可以成为一首独立诗篇的开始”。歌词对战争与不义、种族平等、生存环境毁灭的恐怖描绘,意象密集,触目惊心。“我亲爱的孩子,现在你将做什么?”全诗以面对孩子们讲述的手法,控诉了人类恶行之黑暗,读起来(唱起来)更具有痛彻心扉的力量和感染力。   我们该把什么样的世界留给孩子们呢?我们怎样对我们的后代,描述人类在血战前行的历史中遗留下什么?这首歌借用了一首古老的英国童谣的旋律,同时也奠定了迪伦强烈的人文关怀,以及追求平等、自由、公义的摇滚精神。在中国,这样的人文精神,从台湾民谣歌手胡德夫的歌声中似能窥见一二;写下《中国孩子》的歌手周云蓬、《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的“万能青年旅店”乐队等一些年轻的声音,也曾发出过类似的追问。   不论是战争一触即发的时代,还是在和平年代,音乐不应该仅仅是大众娱乐的手段。它和诗歌一样,应是人类灵魂深处的吟唱和内心世界最深刻的警醒和意志。   有意思的是,鲍勃?迪伦的原名是罗伯特?艾伦?齐默尔曼,改为迪伦是因为他崇拜威尔士诗人迪伦?托马斯。迪伦?托马斯有一首著名的诗歌―《不要温柔地走进那个良夜》(《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诗歌表达了人在面对死亡之时展现的强烈斗志和向往光明的精神,气势丰沛、震慑人心。前几年,诺兰导演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这首诗被反复吟诵,再一次感动了全球观众。   无论是摇滚音乐、诗歌还是其他艺术样式,无论在什么时代,它们都不能沦为政治的附庸和权贵的喉舌。在乱世,它们应该迸发出激荡人心的火花,像在二战中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马赛曲》的法国“香颂女王”伊迪丝?琵雅芙,她的声音激励了无数战士,也安慰了无数在战争中颠沛流离、痛失亲眷的人们。在盛世,文学和艺术更应该像时代的探针,对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保持清醒的认知和觉察。它们所表达和宣扬的艺术理念和生活态度应该有清晰的立场,体现出人类共同的价值和理想,而不应向“娱乐至死”(尼尔 ? 波兹曼)的“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献媚。 “彼时我是那样的苍老,如今我却更年轻了”   从这个意义而言,2015年的诺奖得主、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和今年鲍勃?迪伦的获奖显得另有深意。S.A.阿列克谢耶维奇以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在这些事件中个体的苦难;鲍勃?迪伦则以诗的方式唱出了人类的苦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