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翼-清-尤怡.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金匮翼 清 尤怡      徐序   《伤寒》而外,《金匮》一书,又杂症之大法门也。吾吴尤在泾先生,学术渊深,天 机敏妙;说,参以论断,所谓广长舌大法轮,可想见先生济世婆心矣。余生也晚,不获亲 炙先生讨论,读其书如见其人焉。闻诸故老云,先生键户着书,绝意荣利,一时名宿,如 方东华、顾秀野、沈归愚、李客山诸君,相与结城南之社,其诗采入《国朝别裁集》,为 时所诵集者已久。   于星门陈子处借校,讹正补缺,名之曰《金匮翼》,窃仿《伤寒附翼》之义。夫科举 之学,揣摩家犹曰中式,况于病乎。则是书为《金匮》羽翼,而先生为仲圣功臣矣。是为 序。      嘉庆十有八年癸酉三月长洲后学徐锦书于心太平轩         柏序   闻之着书难,选书尤难,医理之难知也。其书汗牛充栋,欲别赝存真,如披沙拣金。 览之博而治杂病一书,只存抄本。是书之必传于后,无庸赘述,独惜其未广所传也。吾宗 淡安大兄,昔同游西畴夫子门,析疑赏奇,师深喜其好学。迄今积三十年,孜孜不倦。宜 其乞方踵至,名动公卿。乃复虚怀若谷,虽盛暑晚归,余至必剪烛深谈也。尝出郭氏《伤 寒补亡论》、尤氏杂病两书,正讹补缺,相与商榷者久之。今尤氏书校刊已成,促其先付 剞劂,名之曰《金匮翼》。尤氏固为仲圣功臣,而淡安亦属尤氏知己矣。是为序。      弟柏雪峰氏拜书         尤序   余侄在泾,幼习儒业,长精于医。于古方书靡不毕贯,而治病处方,一以仲景为宗。 既道活人,虑无以昭后世也,乃注仲景《金匮》,即世所传《金匮心典》是也。间又取杂 病讨论之,集为八卷,详其证候,析其治法,表里虚实之辨,补泻温凉之用,开卷了然如 指掌焉。呜呼!此道之难知也久矣。今睹是书,抑何其深切而着明也。惜其所注仲景《伤 寒论》名《贯珠集》者,余不得而见之。然在泾不专以医名,其所为诗,必宗老杜,一如 其医之必   乾隆三十三年岁次戊子岳岩老人世辅书于虎丘山塘之思永堂         大父拙吾府君家传   楠生十年,随吾父移居花溪。又四年,而大父殁。事大父日浅,而所熟闻于吾父之口 述者,,吾曾大父第三子。曾大父有田千亩,曾伯祖鼎黄公非辜被累,鬻几尽。及析产大 父,仅受田三十亩。继又以事弃去,遂为蒌人。某年除夕,漏鼓移,盎无粒米,大母偕吾 父枯坐一室中,灯半灭,大父方卖字于佛寺。晨光透,乃携数十钱易米负薪而归。业医 始,不着于时,大母以针指佐食。严寒,鸡数鸣,刀尺犹未离手,卒以是致疾。大父时追 悼之,不畜姬外家者二十年。大父甚贫困,往来皆一时名流,若番禺方东华、钱塘沈方 舟、宁国洪东岸。同郡若顾秀野、沈归愚、陈树滋、徐龙友、周迂村、李客山诸先生皆折 节与交。楠自晓事后,未见有一杂宾至者。性沉静,淡于名利。晚年治病颇烦,稍暇,即 读书、灌花、饲鹤、观鱼,以适其幽闲恬淡之意。间作古文、时文,绝类荆川,然非所专 力也。己巳得疾,不服药,绝粒待尽。易箦前一日,索纸笔书留别同社诸公,诗、字、画 苍劲不异平时。诗曰:“椰瓢松尘有前缘,交好于今三十年。曲水传觞宜有后,旗亭画壁 猥居前。病来希逸春无分,老至渊明酒已捐。此后音尘都隔断,新诗那得到重泉。”盖绝 笔也。所着医书数种,已刻者:《金匮心典集注》、《医学读书记》,以及《北田吟稿 》二卷,皆已脍炙人口。大父少时学医于马元一先生,先生负盛名,从游者无数。晚得大 父喜甚,谓其夫人曰:吾今日得一人,胜得千万人矣。后先生着书甚多,皆大父所商榷以 传,于此见前辈之卓识云。      孙世楠述   此蔼谷先生所作家传也。先生人品学问为吴中名宿,今读其家传,益信家学渊源,英 贤   淡安附识      卷一   中风统论   中风之病,昔人有真类之分,盖以贼风邪气所中者为真,痰火食气所发者为类也。以 愚观之,人之为病,有外感之风,亦有内生之风。而天人之气,恒相感召,真邪之动,往 往相因。   故无论贼风邪气从外来者,必先有肝风为之内应。即痰火食气从内发者,亦必有肝风 为之始基。设无肝风,亦只为他病已耳。宁有卒倒、偏枯、歪僻、牵引等症哉。经云:风 气通于肝。又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由 此观之,则中风之病,其本在肝,犹中湿之属于脾,中寒之属于肾也。虽五脏各有中风之 症,然风在他脏,则又显他脏之证矣。岂如今人之所谓中风哉,而其为病,则有脏腑经络 浅深之异。口眼歪斜,络病也,其邪浅而易治;手足不遂,身体重痛,经病也,邪差深 矣,故多从倒仆后见之;卒中昏厥,语言错乱,腑病也,其邪为尤深矣。大抵倒仆之候, 经腑皆能有之。其倒后神清识人者在经,神昏不识人者在腑耳。至于唇缓失音,耳聋目 瞀,遗尿声鼾等症,则为中脏,病之最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