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金匮要略心典 尤怡 徐序 今之称医宗者。则曰四大家。首仲景。次河间。次东垣。次丹溪。且曰仲景专于伤 寒。自有明以来。 莫有易其言者也。然窃尝考神农着本草以后。神圣辈出。立君臣佐使之制。分大小奇 偶之宜。于是不称药而称方。如内经中所载半夏秫米等数方是已。迨商而有伊芳尹汤液之 说。大抵汤剂之法。至商而盛。 非自伊芳尹始也。若扁仓诸公。皆长于禁方。而其书又不克传。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 集其大成。远接轩皇。近兼众氏。当时着书垂教。必非一种。其存者有金匮要略及伤寒论 两书。当宋以前。本合为一。 自林亿等校刊。遂分为两焉。夫伤寒乃诸病之一病耳。仲景独着一书者。因伤寒变证 多端。误治者众。 故尤加意。其自叙可见矣。且伤寒论中一百十三方。皆自杂病方中检入。而伤寒之 方。又无不可以治杂病。仲景书具在。燎如也。若三家之书。虽各有发明。其去仲景相 悬。不可以道里计。四家并称。 已属不伦。况云仲景专于伤寒乎。呜呼。是尚得为读仲景之书者乎。金匮要略。正仲 景治杂病之方书也。其方亦不必尽出仲景。乃历圣相传之经方也。仲景则汇集成书。而以 己意出入焉耳。何以明之。 如首卷栝蒌桂枝汤。乃桂枝加栝蒌也。然不曰桂枝加栝蒌汤。而曰栝蒌桂枝汤。则知 古方本有此名也。 六卷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即桂枝加龙骨、牡蛎也。乃不别名何汤。而曰桂枝加龙骨牡 蛎汤。则知桂枝汤为古方。而龙骨、牡蛎则仲景所加者也。如此类者。不可胜举。因知古 圣治病方法。其可考者。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可与灵素并垂者。苟有心于斯道。 可舍此不讲乎。说者又曰。古方不可以治今病。执仲景之方。以治今之病。鲜效而多害。 此则尤足叹者。仲景之方。犹百钧之弩也。如其中的。一举贯革。如不中的。弓劲矢疾。 去的弥远。乃射者不恨己之不能审的。而恨弓强之不可以命中。不亦异乎。其有审病虽 是。药稍加减。又不验者。则古今之本草殊也。详本草惟神农本经为得药之正性。古方用 药。悉本于是。晋唐以后诸人。各以私意加入。至张洁古辈出而影响根据附。互相辩驳。 反失本草之正传。后人遵用不易。所以每投辄拒。古方不可以治今病。遂为信然。嗟乎。 天地犹此天地。人物犹此人物。若人气薄则物性亦薄。岂有人今而药独古也。故欲用仲景 之方者。必先学古穷经。辨症知药。而后可以从事。尤君在泾。博雅之士也。自少即喜学 此艺。凡有施治。悉本仲景。辄得奇中。居恒叹古学之益衰。知斯理之将坠。因取金匮要 略。 发挥正义。朝勤夕思。穷微极本。凡十易寒暑而后成。其间条理通达。指归明显。辞 不必烦而意已尽。 语不必深而旨已传。虽此书之奥妙不可穷际。而由此以进。虽入仲景之室无难也。尤 君与余有同好。属为叙。余读尤君之书而重有感也。故举平日所尝论说者。识于端。尤君 所以注此书之意。亦谓是乎。 雍正十年壬子阳月。松陵徐大椿叙。 自序 金匮要略者。汉张仲景所着。为医方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其方约而多验。其文简 而难通。唐宋以来。注释阙如。明兴之后。始有起而论之者。迄于今。乃不下数十家。莫 不精求深讨。用以发蒙而解惑。然而性高明者。泛骛远引。以曲逞其说。而其失则为浮。 守矩 者。寻行数墨。而畏尽其辞。 而其失则为隘。是隘与浮者。虽所趣不同。而其失则一也。余读仲景书者数矣。心有 所得。辄笔诸简端。以为他日考验学问之地。非敢举以注是书也。日月既深。十已得其七 八。而未克遂竟其绪。丙午秋日。抱病斋居。勉谢人事。因取金匮旧本。重加寻绎。其未 经笔记者补之。其记而未尽善者复改之。 覃精研思。务求当于古人之心而后已。而其间深文奥义。有通之而无可通者。则阙 之。其系传写之误者。则拟正之。其或类后人续入者。则删汰之。断自脏腑经络之下。终 于妇人杂病。凡二十有二篇。 厘为上中下三卷。仍宋林亿之旧也。集既成。颜曰心典。谓以吾心求古人之心。而得 其典要云尔。虽然。刘氏扰龙。宋人刻楮。力尽心 。要归罔用。余之是注。安知其不仍 失之浮。即失之隘也耶。世有哲人。箴予阙失而赐之教焉。则予之幸也。 雍正己酉春日。饮鹤山人尤怡题于北郭之树下小轩。 卷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 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 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 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 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 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按、素问云
文档评论(0)